發射場系統“巾幗英雄”:她們如此美麗

時間:2011-09-30 08:15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酒泉9月26日電 (記者 魏艷 馮中華)隨著“天宮一號”發射進入緊張的倒計時階段,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處可以看到堅守在崗位上隨時處於“備戰”狀態的發射場系統的科研人員。他們當中,身著深藍色工作服、英姿颯爽的女性倩影無疑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帶著敬佩的心情,記者走近這群來自發射場系統總體研究設計單位--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的姑娘們,對她們進行了採訪。

  李潔:我控制著發射的神經“中樞”

  在指揮大廳記者見到,正在參加系統合練的李潔研究員緊盯顯示螢幕,密切監視著各個場景數據。聽同事們介紹,生活中的李潔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但一旦投入工作立刻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從目光中便可看到那種屬於航太人的嚴謹和執著。

  資訊化是航太發射場建設的重要內容,猶如“神經網路”,遍佈在發射場,為各級指揮員的決策、組織和任務進程式控制制等提供著關鍵支撐。李潔向記者介紹,測髮指揮監控系統是這一神經網路的“中樞”,匯集、處理和顯示著任務進程的“全景資訊”,在任務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保證這次試驗任務,指揮監控系統用一年時間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廣泛應用資訊一體化、數字化、網路化、自動化、智慧化技術,研發了新型載人航太測髮指揮監控系統,實現了“更全面”的資訊採集,“更及時”的資訊傳輸,“更深度”的資訊處理,“更智慧”的輔助決策和“更豐富”的資訊表現,顯著提高了測髮指揮的資訊化水準,為任務組織實施提供了有力保證。話語間,在李潔的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和激動。

  張忠霞:能喝酒的年輕專家

  “張忠霞的酒量在圈裏是出了名的,混在男人堆裏沒人敢舉杯。”同事們這樣説。

  都説能喝酒的女子大多性格豪爽而且十分能幹,張忠霞就是個例子。

  作為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年輕的技術骨幹,才30歲出頭,張忠霞就成為了專業技術總體專家,獨立參加任務保障。“我平均每月要出差兩次,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漂在外面。”説到工作與家庭,張忠霞滿臉歉疚,“由於經常在外出差,對家人虧欠了很多。每次出門,剛上幼兒園的女兒都要説,媽媽你早點回來,不用擔心我,聽到這話真是一陣陣心酸涌過心頭。”

  她們心中有“大家”,卻無暇顧及小家;她們心中有大愛,卻不能經常給小孩更多關愛。就這是航太領域的巾幗英雄。

  陳洪琪:一個既低調又高調的“典型”

  天宮一號上安裝有太陽能帆板和各種高精密儀器,對測試環境的要求相當嚴格,不但需要相對穩定的溫濕度條件,而且需要較為潔凈的空氣環境。發射場地處西北戈壁,室外風沙大、氣候乾燥,在這樣不利的氣象環境下,可靠維持恒定的溫濕度和潔凈度,對環境保障系統是一個挑戰。記者見到陳洪琪時,她正在接受採訪,向我們娓娓道來。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用精細溫控技術,並首次利用數值倣真技術建立了臍帶塔封閉區溫度場模型,新研了臍帶塔整流罩空調系統和一體化溫濕度自動報警監測系統,調整了臍帶塔熱風機組送風方式等,有效提高了空調保障的環境適應性和任務可靠性。”

  談到自己的專業,陳洪琪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但話題一轉到工作以外,陳洪琪只説她只是無數航太人中最平凡的一個,她希望記者能多去採訪她的同事,她自己沒有什麼故事。

  在記者看來,陳洪琪就是這樣一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姑娘。

  後記:這三個姑娘是工作在發射場系統、工作在中國航太領域的女科技工作者的縮影,這樣一群讓人尊敬的航太巾幗,在一次又一次的航太發射中,灑下了她們的心血和汗水,她們是如此美麗,書寫了航太領域的壯美畫卷。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