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9月19日深圳消息 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的飲用水品類。消費者到底該如何選擇?天然水?天然礦泉水?礦物質水還是純凈水?喝水是為了解渴?保健?還是彰顯身份?對此,正在參加2008中國國際水峰會的專家學者們有話要説。
天津科技大學教授趙晉府認為:無論哪一種水,其功能表現均為解渴,其他的功能如果有的話,也僅僅是一種附加功能,不能依靠其附加功能解決人體的營養平衡。但在某種前提下,可以提供某種需求。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一般飲用水所提供的礦物質含量不超過一個人每日需要量的10%,對平衡膳食的物質營養貢獻非常有限。只有在膳食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選擇富含礦物質的飲用水産品會顯著改善鈣和鎂等營養素的供給。飲用水的衛生永遠是水質的主要指標。”
“就當下城市居民的普遍生活水準,日常膳食中的營養供給是相當充足的,基本不需要從水中再獲取太多營養素來平衡食物中的匱乏量,潔凈和衛生還是消費者的最大訴求。”一位參加水峰會的福建業者表示。
在吸收方面,李可基認為,這與個人身體條件有關。“但普遍而言,對於一些有害或有益的微量元素,大部分均可被人體系統所消化或代謝。只要飲用水是潔凈衛生的,水中其餘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非常有限。”
有學者就指出:杜絕一切食品添加劑可能是消費者選擇上的一個誤區。食品添加劑在不改變食物或飲水本身化學性質的前提下可以起到改善口感、刺激食欲等作用。只要符合國家標準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不利影響。
近年來,各種包裝飲用水玩轉各種健康概念,紛紛標榜所産飲水具備多種營養功效。但有專家認為,這些所謂功效缺乏科學論證,檢測機制不明,與個人的身體吸收情況等複雜因素關聯,過分誇大反而可能讓消費者走進誤區。(記者 李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