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兩岸新聞交流的第20個年頭。從無到有、由淺及深,兩岸新聞交流合作經歷20年的成長,就如初生的嬰孩,如今已是風華正茂,滿懷著衝破束縛、大步前行的力量。
07年11月1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在北京舉辦“紀念海峽兩岸新聞交流20年座談會”。會上,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表示,20年來,兩岸新聞交流歷經波折,但腳步從未停止。近年來,兩岸新聞交流加速發展,交流人數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拓展。截至2006年底,來大陸採訪的臺灣記者累計已達13800多人次,大陸記者赴臺採訪也達到700多人次。兩岸新聞交流20年的成果,受到兩岸民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對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促進兩岸其他領域的交流往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産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
2007年,兩岸新聞交流持續熱絡,中共十七大對臺灣媒體秉承了更為積極開放的立場,面向2008年,兩岸新聞交流期待著更大跨越。
關鍵詞: 二十年 十七大 不平衡 跨越
大陸秉持積極開放立場 兩岸媒體交流熱絡
資料圖:大陸首批赴臺駐點採訪記者2001年2月8日離開北京,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陳斌華清晨乘CA101航班飛經香港,當天抵達臺北,開始新世紀臺海兩岸倍受關注的新聞之行。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2007年,對於新聞交流開放,大陸主管部門繼續秉持的積極開放立場。最具典型意義的就是中共十七大期間,報名採訪的港澳臺地區記者共計348人。會議期間,大陸對於境外記者的採訪提供的服務和所體現出來的更為自信和開放的胸襟,也贏得了臺灣記者普遍的肯定。
大陸官方不但全力為臺灣記者的採訪活動提供方便,同時更積極促進兩岸媒體、記者間的交流。7月15日至24日,國臺辦新聞局、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臺港澳辦公室舉辦的“海峽兩岸記者草原行聯合採訪”在內蒙古。來自兩岸20多媒體的近30位記者,一同近距離解除了內蒙古大草原的風土人情、社會與經濟狀況。而大陸各部位、省市也在這一年中舉辦了各色的兩岸交流活動,臺灣記者的身影也都活躍在其中。
就是這些兩岸記者的溝通與合作,及時地向兩岸同胞提供了了解兩岸關係重大事項的完備資訊。而這也突顯出了兩岸媒體對於兩岸及時、廣泛、深入地溝通所起的無法替代的作用。
相關專題:紀念兩岸新聞交流20週年
近年來,兩岸媒體交流持續熱絡。圖為本年度兩岸媒體記者聯合採訪內蒙古
相關專題:2007海峽兩岸記者“草原行”
2007海峽兩岸媒體“海南行”
臺當局難阻發展大勢 新聞交流期待大跨越
07年9月3日,以《人民日報》國內部主任曹煥榮為團長的大陸資深記者參訪團抵達臺北,展開在臺北的密集行程。在中國文化大學、臺灣中華資深記者協會舉辦的“兩岸媒體交流座談會”上,兩岸業者一同呼籲:兩岸新聞交流前景廣闊,應該展現更開放的思維和作為。
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講話中曾指出,2005年4月,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記者被臺灣當局粗暴地停止赴臺駐點採訪,臺當局至今仍不予恢復。希望臺灣當局儘快取消阻撓兩岸新聞交流的錯誤規定和障礙,儘快恢復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赴臺駐點採訪,使兩岸新聞交流能夠健康發展。
葉克東強調,兩岸新聞交流是兩岸同胞交流資訊、溝通情感、消除隔閡、增進了解的橋梁,應當走在兩岸其他領域交流的前面;兩岸新聞交流與兩岸其他各項交流一樣,其發展趨勢是阻擋不了的。兩岸新聞交流作為跨越海峽溝通兩岸的一座重要橋梁,我們共同期待著它大步的前進與跨越。(趙春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