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把蜀中大地變成良田沃土

時間:2010-10-14 16:04   來源:四川日報

  “再造一個成都平原”,我省已確定新的重點、新的舉措,力爭把蜀中大地變成一片良田沃土。

  集中力量打“總體戰”

  在 《建設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再造一個成都平原》(2011-2015年)工程規劃上,記者看到了一張規劃圖,圖中綠色代表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集中在我省的東部和南部區域,且成塊狀分佈,並非四處開花。

  “高標準農田建設將突出重點,整合各方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省農業廳廳長任永昌表示。

  區域分佈上,以承擔1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建設任務的88個縣為重點,結合我省60個産業基地培育縣,52個新農村建設示範區和3個示範片,共規劃103個項目縣,因地制宜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集中連片,規模建設,示範帶動,見到成效的原則,實施“34551”工程。即:圍繞優質糧食産業基地、現代農業産業基地和新農村建設示範片三大重點,在成都平原區、盆地丘陵區、盆周山區、川西南山地4大區域,沿成渝、成南、成雅(樂)、成綿、雅攀5條高速公路沿線,規劃50個重點縣,集中連片建設高標準農田示範面積100萬畝。

  資金投向有重點。任永昌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近年來我省每年有20億元左右的資金用於土地整治,主要分散在四五個部門,到了基層也成了星星點點。而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按照管理主體不變、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的“三不變”和統一編制規劃、統一建設標準、統一品質評定的“三統一”原則,整合農業部門涉及的多個項目,集中力量打總體戰。

  工程項目也有重點。此次高標準農田建設將重點實施田間排灌工程、田型調整工程、田間提灌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建設和地力建設五大工程。工程措施與農耕農藝措施相結合,農田基礎設施與耕地品質建設相結合,改型與改質相結合,著力建設旱能灌、澇能排、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的高標準農田,穩定提高耕地綜合生産能力。

  高標準帶來高效益

  此次高標準農田建設界定了嚴格的標準:除了要達到“穩産高産、旱澇保收、節本高效、優質安全、科技領先”的標準,還具體到田成方、土成型、能排能灌,甚至連土壤有機質含量、熟土厚度和年糧食生産能力都有了詳細的界定。

  高標准將帶來高效益。據測算:到2015年,全省可新增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項目區耕地的綜合生産能力將大幅提高。按全省目前農作物復種指數2.4測算,項目區畝平可新增糧食生産能力150公斤以上,完成全省新增1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的30%的增糧任務,實現新增産值2.8億元,新增種植業純收入18.7億元,帶動項目區農民每人平均年增收150元以上。

  高標準農田建成後將大幅增加四川高産穩産農田比例,改善項目區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業機械化水準,降低勞動生産強度,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緊缺的問題。同時還可增加農産品的有效供給,提高農産品品質,滿足城鄉居民對優質農産品的需求,從而增加項目區農民收入;將明顯提高土、肥水資源利用率和耕地綜合生産能力,緩解耕地與水資源短缺的壓力,對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生態效益顯著,可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業發展和耕地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滿足區域生態建設的需要;通過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可減少農田水土流失。通過建設有機肥積造設施,可減少污染;通過指導農民合理科學施肥和用藥,可節本增效,促進無公害、綠色農産品的生産,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藍圖已繪就,步伐更鏗鏘。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