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澳門日報》指出:包機雖啟動兩岸情勢仍然嚴峻

  時間:2005-02-01 08:01    來源:     
 
    中新社澳門一月三十一日電《澳門日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兩岸春節包機啟航,歷史性地衝破五十六年的藩籬,臺商返鄉之路更近、更省時,也更省錢了。然而,沉浸在歡慶春節包機對飛喜悅的同時,人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陳水扁的臺灣當局並未就此收斂分裂活動,更沒有改變其“臺獨”的立場,兩岸關係形勢依然嚴峻。

  這篇文章説,今年的臺商春節包機中,臺灣當局在島內民意、在野黨、國際社會等各方壓力下,雖然同意了兩岸航空業者達成的方案,但出於其阻礙兩岸交流的一貫思維,仍設置了一些障礙,使包機許多良好的構想未能實現,經濟效益也大打折扣,最終方案離臺胞的根本利益和願望還有距離。如為避免外界對包機有直航的感覺,臺“陸委會”要求所有包機一律必須飛到香港機場上空“報到”後,才能前往大陸各個航點,不能最大限度滿足臺商省時、省力、省錢和方便地回家過年的願望;與二00三年春節包機相比較,大陸增加了北京、廣州兩個航點,而臺灣仍維持臺北、高雄兩處;更有甚者,臺灣當局還將約五千名在大陸就讀的臺灣學生、近二十萬在臺的大陸配偶及沒有加入臺商企業協會但在大陸工作和生活的臺商、臺胞全都排除在外,不能搭乘此次包機。

  文章指出,一向標榜新聞自由的臺灣當局,對於島內民間的喜悅和對大陸各大航空公司的熱情,“陸委會”卻要求臺各航空公司低調,就連新聞採訪也要節制,以“避免被誤導為兩岸直航”。在臺灣接待大陸民航首飛的儀式上,“陸委會”更作出限制,不準在停機坪舉辦歡迎儀式,只能在航廈狹小的候機室辦理,還規定好時間。

  文章稱,由於臺灣當局長期拒絕直接“三通”,陳水扁不僅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九二共識”,更將海峽兩岸説成“一邊一國”,積極推行“臺獨”路線,致使兩岸關係持續陷入緊張僵局。這種一意孤行,導致兩岸每年近四百萬人次的客流量和七百多億美元的物流量,都要以“間接”的方式往來。“臺獨”勢力臺聯更是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極力反對臺商建議兩岸應儘快直航的訴求,叫嚷要提防大陸“以通促統”、不能“太過躁進、冒進”、“不能對大陸心存幻想,兩岸在互動過程中,應秉持臺灣優先的原則,不能一廂情願”等。

  文章最後強調,在島內分裂勢力不斷極力破壞和毒化兩岸關係的同時,臺灣當局仍頑固堅持“臺獨”立場,頻繁推動所謂“去中國化”活動,不但使兩岸直接三通遲遲無法實現,更成為兩岸關係形勢依然嚴峻的主要根源。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