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兩岸航空業者的努力,春節包機已經進入到實質性運營階段。但是,臺灣方面傳來消息稱,當局對搭機人資格作了幾近苛刻的限制。
民進黨當局不但將在大陸求學、旅遊和探親的臺灣同胞排除在外,對允許搭機的臺商及其親屬,也是從嚴認定其身份。
臺灣當局的這種做法,反映了其阻礙兩岸交流的一貫態度。其實,臺灣當局從開始就不斷以政治立場阻撓兩岸春節包機。先是提出“包機協商事項涉及公權力範圍,應由相關部門參與”,隨後又提出以“臺港模式”來談春節包機,企圖形成兩岸“政府對政府”談判的假像,險些使這次春節包機破局。最後,在各方的壓力下,民進黨當局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讓步,但是卻又不斷以技術性的手法來阻礙這樁美事。
在大陸就學的臺生被排除出了包機乘客之外,引起了臺灣島內的強烈反彈。面對各界的質問,臺當局官員居然理直氣壯地説:“誰讓他們去大陸讀書了?”換句話説,既然民進黨當局不贊成兩岸交流,這些學生仍要到對岸讀書,置民進黨的“臺獨”立場于不顧,那他們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1月19日臺有關當局負責人的話最確切地暴露了他們的心態,他説:“外界模糊焦點,臺生如果因為外界壓力放寬,那其他身份的臺胞要求比照又該怎麼辦?”這句話説得非常明白,如果這次春節包機的搭乘人員無限制地擴大,就會形成兩岸直接通航的事實突破,可能全面衝擊民進黨當局阻礙兩岸交流的政策,這才是“焦點”所在。
陳水扁曾説,“三通”是臺灣的最後一張牌,不到最後關頭不能輕易打出來。道理至明,如果兩岸人員交流擴大,大量的臺灣民眾可以很容易地往來兩岸的話,那麼他們會發現民進黨當局編造的所謂“大陸打壓臺灣”的故事都是假的。西洋鏡一旦被戳穿,對“臺獨”分子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泛綠陣營在臺灣的支援基礎就會被嚴重剝蝕。
不過,應該指出的是,臺灣當局對載客的春節包機極盡阻撓之能事,但是對兩岸貨運包機卻是異常熱心。去年陳水扁“雙十講話”以後,臺灣當局就搞出了一個“兩岸貨運包機方案”。臺灣每年從大陸拿走數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祖國大陸市場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有多大,臺灣當局領導人嘴裏雖然不説,但是都心知肚明。
所以,在兩岸交流問題上,民進黨當局的算盤打得很精,既要將臺灣民眾孤閉于臺灣島內,絕緣于祖國大陸,相信他們編造的“臺獨”神話,又要利用和祖國大陸的交流來撈取經濟利益。險惡如此,人民當知。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1月24日 第三版 作者:陳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