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島內各界抨擊當局制定春節包機乘機苛嚴條件

  時間:2005-01-20 10:02    來源:     
 
 

  新華網臺北1月20日電(記者何自力 李珍玉)春節包機把在大陸讀書的臺灣學生排除在外,這一規定引發島內媒體與航空業者、民間團體的強烈反應。

  臺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19日上午在“立法院”再次表示,“搭乘春節包機的名單內只限臺商和其直系親屬。”一些“立委”強烈批評“陸委會”此舉是替有錢的臺商服務,不讓沒錢的臺生省時間、省金錢,而且沒參加臺商協會的臺商就不能搭,這是“在分裂大陸臺商”。

  國民黨“立委”王昱婷表示,臺商協會應從寬認定臺生資格,讓那些較沒錢的臺生也可搭包機回臺過年。

  此前“陸委會”表示“這次是臺商春節包機,因此在大陸臺生不能乘坐”的言論已引發此間的反對。一位航空公司首席代表坦言,只讓“臺商和眷屬”搭乘,實在沒有必要。他表示,離春節只剩兩個多星期,現在許多臺商都已買好春節返鄉機票,包機又限制只有臺商和眷屬可搭乘,不擴大適用範圍,使得客源成為春節包機最大問題。每家航空公司有4趟往返航,若還要一一查驗名單,證明乘客是否是臺商,不僅是吹毛求疵,更是讓航空公司活不下去。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出,包機座位約有1萬個,價格必然低於常規航線,若有空余機位,沒收入的求學學生為什麼不能乘坐?

  據臺灣媒體報道,目前有4000至5000名臺灣學生在大陸讀書。

  臺灣“消基會”秘書長黃怡騰認為,春節包機票價必然低於輾轉返臺的價格,同樣是消費者,為何臺商可以,臺生就不行?此舉明顯違反公平交易法,當局怎可帶頭違法?“消基會”認為,只要具有臺胞證,就應具有搭乘包機資格。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春節包機把“赴大陸求學學生”排除在搭乘包機對象之外,理由是“臺灣不承認大陸學歷”。他強調,臺商和臺生都是臺灣同胞,這樣區分,除了歧視,居心也令人不解。

  針對“陸委會”指出,若不在核準名單中的臺生“偷渡”搭包機,航空公司必須原機遣返。島內航空業者表示,臺生又不是偷渡客,實在沒必要“如此嚴格”,“陸委會”拿民航業者開刀沒道理。

  島內近20萬大陸配偶對春節包機望穿秋水卻未納入乘坐範圍,回娘家,路迢迢。“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代理理事長鐘錦明説,目前從臺灣到上海需經香港轉搭,單人來回旅程最低票價約23000多元新台幣,耗費時間從6小時到8小時不等,加上通關等待更是耗費精神、體力,尤其春節農曆年時必須好幾個月前排隊訂機位,回一趟娘家過年困難重重。

  目前有17000名大陸配偶好不容易得到島內的身分確認,返家過年的需求也很殷切。相關單位應考量開放,讓她們也可以搭包機回娘家盡孝道。根據“陸委會”規定,包機承載適用對象包括兩類:一、經“經濟部”許可在大陸地區投資之事業,其負責人與所聘僱員工,及其配偶及直系親屬(即父母、岳父母、子女、媳婦、女婿等);二、由臺商協會代為申請之在大陸地區投資之事業,其負責人與所聘僱員工,及其配偶、眷屬。

  臺商及眷屬的身分如何認定,也令大家一頭霧水。有關人士指出,在大陸經商的人士遍及各省,而且許多是跑單幫、開店面及微型企業,根本沒參加各省臺商協會,難道這些出門打拼的人,就該被排擠在便民政策之外?此間媒體指出,春節包機多方審查旅客名單的複雜作業,急著搭機回臺過年的旅客上不了飛機、空位一堆的航空業者找不到客人,還得承受嚴重虧損。讓這項原本便民、遲來的善意,大打折扣。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