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聽聞海峽兩岸對春節包機直航達成共識。16日,在美華人表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並不等於春節包機真正成行,更不等於兩岸關係真正緩和。作為海外華人,我們有三願:
第一願,兩岸當局儘快接受雙方航空業者達成的共識,批准放行,給以支援,使春節包機能夠真正成行。
提出這個願望是因為有歷史教訓。過去海協、海基兩會就曾有過:雙方代表談出結果,達成共識,但是臺灣當局最高領導人卻“變了卦”,不接受雙方代表達成的共識,以致功敗垂成。這樣的歷史教訓還不止一次。
春節包機若真正成行,那將記入史冊。因為這將是50多年來,大陸飛機第一次降落臺灣寶島,為兩岸通航打開一條“門縫”,鋪下一塊“基石”。
第二願,進一步擴大春節包機的成果。這次春節包機如果成行,也只是“特例”和“個案”。臺商和臺屬普遍希望,不僅開放春節包機,也開放清明(祭祖)、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的包機;不僅對臺商、臺屬開放,也對臺生(臺灣學生)開放。希望兩岸當局傾聽臺灣同胞的心聲,順應臺灣的民意,繼續努力,擴大春節包機的成果。
第三願,希望臺灣當局放棄“臺獨時間表”,停止“正名、制憲、獨立建國”等分裂活動,接受“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恢復兩岸談判,早日開放“三通”。
春節包機並不是從這次開始的。2003年春節已經進行過一次。那次儘管是“單向、單程、繞停”,但畢竟是第一次。為什麼只飛了一次就中斷呢?因為臺灣當局沒有真心和誠意改善兩岸關係,一心追求臺灣獨立,忙於“公投、正名、制憲”,推行“臺獨時間表”,要在2008年實行“合身合時合用”的新憲法,使臺灣成為“正常完整的國家”。為此,不惜拋棄第一次春節包機創造的良好氣氛,在臺灣海峽製造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使兩岸關係達到空前緊張的程度。
即使到今日,臺灣當局也沒有停止“正名”活動和修改“公投法”為制定“新憲法”做準備等活動。所以,人們擔心,這次春節包機即使成行,會不會象上次一樣,飛過了再來個“中斷”,各種臺獨分裂活動繼續“鬧”,並且“鬧得更兇”?
有評論家認為,臺灣當局領導人的一貫做法是“進兩步退一步”,“以退為進”。這就告訴我們,對春節包機的意義和評價不能估計過高,不要高興得太早。
臺海的局勢還沒有真正緩和。只要“臺獨”勢力還存在,只要臺灣當局不放棄“臺獨時間表”,還繼續推動“公投、正名、制憲”等分裂活動,臺海爆發戰爭的危險就依然存在,警惕和戒備就需要保持,事態就需要繼續冷靜觀察。
奉勸臺灣當局,要認清世界大勢,認清中國政府和全球華人統一中國的決心與能力,認清美國反對“臺獨”的政策,認清臺海局勢的發展趨勢,順應臺灣民心,真心實意改善兩岸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