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期待歷史突破 誠意促進共識

  時間:2005-01-13 17:55    來源:     
 
 

  臺商春節包機曙光再顯,牽動兩岸人民的心。祖國大陸積極推動,廣大臺商更是翹首以盼,並期待雙向直飛以免勞頓之苦。

  回顧歷史,正是因為“三通”進程被一再拖延,造成每年春節期間“數十萬台商返鄉過節,一票難求”的困境。為解決這一難題,臺灣“中國臺商協會”理事長章孝嚴,于2002年10月27日提出“包機直航”方案。對此,大陸方面積極響應,並提出“直接、雙向、互利、互惠”的基本立場。但臺灣當局最後只同意臺灣客機經香港停留後再飛往祖國大陸,並且拒絕大陸民航業者參加。因此這樣的“包機直航”實際上是間接的。

     首次“春節包機直航”從2003年1月26日開始至2月10日結束,共計16天,有“華航”、“遠航”等6家臺灣航空公司參與。由於臺方面不近情理的限制,首航沒有真正滿足廣大臺商的願望,兩岸航空業者更沒有得到應得的實際利益。其後的2004年春節包機即因上述積弊未除而最終流産。

  2005年春節將至,國臺辦為便利廣大臺胞,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在遵循特例和個案的原則下,主動表態歡迎臺灣民間來談,並提出飛行地點可不限于一個城市。民眾認為,能否取得“雙向、對飛、多點、不中停”的歷史性突破,不僅需要祖國大陸的努力,還需要臺當局能從真正為民的角度出發,從政策等層面予以配合。

  對於春節包機,島內政界出現了比較複雜的反應。有樂觀其成的,有憂心忡忡的,有閃爍其辭的,也有造謠生事的。當局交通部門、“國防”部門炮製出幾種所謂“險情”,使兩岸業界本就來之不易的互動變得舉步維艱。

  但是,兩岸業界依然沒有放棄一絲一毫的努力,早已開始就技術事務緊密溝通,並期望能夠達成最終共識。中國民航協會常務理事、海峽兩岸航空運輸交流委員會副理事長浦照洲,日前致函臺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樂大信,邀請其率臺灣航空公司有關主管,于雙方認為合適的地點與大陸民航協會海峽兩岸航空運輸交流委員會就今年春節臺商包機的具體技術、業務細節進行溝通。

  曆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不管怎樣,我們都將拭目以待,相信兩岸中國人能以最大智慧和誠意來促成共識,衷心祝願今年臺商春節包機乃至兩岸三通能夠早日實現。(言恒)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