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迎2006春節包機
首頁   專題首頁   包機   要聞   最新動態   相關評論  臺島輿情   媒體反應   通郵   通航   通商
字號:
星島日報社論:讓春節包機飛出兩岸解凍契機

  時間:2005-01-05 16:55    來源:     
 
 

  2005年伊始,除了印度洋地震海嘯造成的巨大災害繼續牽引人心之外,讓海內外華人華僑最關切的,莫過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會有怎樣的演變。就在這個關頭,大陸國務院臺灣辦公室發言人透過新華社訪問的方式,説明願意促成大陸臺商春節包機,這為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提供了解凍的契機,也為增進兩岸民眾切身福祉增加了機會,是值得鼓勵的。如果包機順利成行,將是兩岸關係由剝而復的一個新的、好的出發點。

  國臺辦提出的春節臺商包機十六字原則﹕“共同參與、多點開放、直接對飛、雙向載客”。而最重要的是兩岸談判、協商包機的方式,國臺辦發言人指出,大陸認為可由兩岸航空公司就春節包機有關技術性、業務性安排直接溝通,達成共識,作出安排,各自執行。這個協商方式的精神主要在避開了兩岸官方對口可能帶來的困擾,比方説“一個中國的原則”、中央與地方的爭拗、國內或國際航線的區分等,完全如國臺辦所強調的,是由解決問題的務實基礎為出發點的。

  民進黨執政4年多以來,由於陳水扁一再玩弄政治手段,或言而無信、或操弄民粹、或挑釁敵意,兩岸關係可以説是跌至谷底。現國臺辦願積極促成包機,讓前往大陸發展的臺商,無論是臺商回臺過年,或臺商親人赴大陸團聚,均能有較經濟實惠的途徑可行。臺灣的任何方面都沒有理由再橫加挑剔,令萬千台商的方便與利益再遭摧殘。

  今年春節包機有望成行的另一氛圍,除大陸國臺辦丟出的包機橄欖枝以外,臺灣本身的政治氣候也有激情歸於務實的走勢。像陳水扁在“開啟協商對話的安定新局”元旦講話中,亦重申籌組所謂“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在此同時,積極尋求蟬聯“立法院長”的現任院長王金平,亦自我期許成功連任後,將激活新“國會”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機制,前往大陸進行“破冰之旅”化解兩岸僵局。

  種種跡象説明,在經過一再徒勞無功的政治角力之後,民進黨的權力中樞陳水扁等也認識到必須尋求與北京的對話,才能突破又回復到原點、或甚至退步到原點之後的兩岸僵局。現在,北京方面為春節包機協商定下完全沒有政治框條的前提,稍有智慧的政治人物都會認識到,這是一個化冰解凍的契機。善加利用,不僅可以造福眾生,也可為自己的政治生命重啟生機,建立自己在兩岸關係發展上的新地位。

  就在這個時候,新華社發表的一份資料就很值得注意。即儘管兩岸關係肅殺,但去年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持續熱絡,並有新的積極態勢,顯示出臺商到大陸發展的信心持續上揚。新華社引述大陸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1至10月,兩岸間接貿易額達634.8億美元,同比增長36.2%。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105.3億美元,同比增長49.6%﹔大陸自臺灣進口529.5億美元,同比增長33.8%。臺灣方面在兩岸貿易中獲得順差424.2億美元。

  數字會説話,這些數字徹底擊潰了任何抹殺兩岸關係正面發展的政治語言或符號,臺灣喜歡囿于意識形態的泛綠陣營,要正視兩岸發展的趨勢,把握勢頭,勇於開拓,才能再造生機,不致淪為民族的罪人。(內容有刪節)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