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二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拉開帷幕。記者從此次會上獲悉,僅去年至今,臺商在桂的投資是2005年以前投資總額的九倍多,由此表明,廣西已成為臺商在大陸投資的熱土。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陸兵説,廣西作為承接大陸東部與西部産業轉移的中間地帶和中國走向東南亞市場的大通道、橋頭堡,所蘊藏的巨大商機和發展潛力,引起了廣大臺商的日益關注。自去年首屆桂臺經貿交流會成功舉辦以來,桂臺經貿合作空前活躍,臺商投資廣西始終保持平穩發展。
的確,與東盟國家陸地相連、海域對接的廣西是中國企業走向東盟市場的"黃金通道",其蘊藏的商機和潛力日漸吸引臺商企業的"眼球"。因此,今年臺商參會格局出現了由去年首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應邀參加到本屆主動請求參加的微妙轉變。
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本次率領約400名臺灣企業家和商會會長、專家學者來到廣西南寧,參加第二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暨兩岸産業市場論壇。
蕭萬長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臺灣不應在中國-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缺席。"而眼下,正是臺商利用'廣西跳板'開拓東盟市場的良機。"臺灣應該通過加強和廣西的經貿合作,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的這個平臺,加強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聯繫,共用自由貿易區帶來的巨大商機。
在臺資西移的承接格局方面,蕭萬長認為,目前臺商在大陸投資,以地區分佈來説以江蘇最多,佔投資總金額比重是44.93%,其次是廣東,佔27.95%,再次是福建的8.15%和浙江的6.8%,其他各省大概低於2%,可見臺商在過去20年來的對大陸的投資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省份。現在在全球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大陸的臺商投資也會從生産成本較高的地區向生産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廣西在企業經營中所需要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低廉,水電供應相對穩定,廣西還有企業向東南亞擴張的優勢,這就讓廣西有機會吸引更多的臺商來投資。
蕭萬長説,作為中國大陸通往東盟的主要門戶,廣西在未來中國大陸與東盟經濟合作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廣西可同時扮演"東盟10+1"以及兩岸共同市場的雙重角色,這些優勢將使廣西成為兩岸經濟整合和中國-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樞紐。由於同時掌握兩种經濟整合的優勢,廣西可作為兩岸雙方進行産業合作和整合的試驗區,並以這個試驗區的成效助長兩岸共同市場的最終實現。
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廣西累計批准臺資企業1126家,合同臺資額27.8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5.3億美元。其中,首屆桂臺經貿交流會簽約金額8.89億美元。目前,臺資已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第二大來源,臺商在廣西投資涉及旅遊、水電、能源、農業、輕工、紡織、機械、房地産、礦産、娛樂、餐飲、電子、化工等領域。桂臺兩地在經貿合作不斷擴大的同時,兩地各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增多,每年前來廣西進行探親、旅遊、經商等活動的臺灣同胞超過40萬人次,一批臺灣學生也在廣西就讀。
在6月28日下午舉行的第二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項目簽約儀式上,桂臺雙方共簽訂投資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109147萬美元,臺商出資額107403萬美元。分別比首屆項目簽約總數增長51.35%、22.7%和21.8%。據了解,今後幾年內,桂臺將在農業、旅遊、商貿物流、電子等四個重點領域進行交流與合作,共謀桂臺經貿關係的深化和發展,共創桂臺合作雙贏局面。
此間,前來參會的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在希説,截至2005年底,大陸累計批准的臺資項目已經有69000多項,合同臺資額達到940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420億美元,兩岸間接貿易總額累計已經達到5370億美元,大陸已經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市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記者 盧清建 陳春艷)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編輯:妮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