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專家解讀“十一五” 強國富民新目標
 
 
  來源:      日期:2006-03-27 13:30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這裡是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我們看到,不少讀者爭相購買剛剛出版發行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單行本,這本規劃為我們勾畫出未來五年中國強國富民的一系列新目標。

  “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未來五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5%,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要比2005年降低20%。

  [專家解讀]:一個是預期性指標,另一個則是約束性指標,這兩個指標充分反映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就是我們既要抓住機遇快速發展,又要兼顧與資源和環境的和諧。 “十一五”期間,如果我們對環境的污染可以減少一個百分點,那7.5%的增長速度創造的價值就相當於8.5%的速度。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副院長王一鳴:所以速度不是主要矛盾,關鍵是增長的品質和效益,把經濟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十一五期間,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城鎮新增就業和轉移農業勞動力分別達到4500萬人。

  [專家解讀]:這個指標透露出的一個重要資訊就是要力爭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長,避免城鄉收入差別繼續擴大。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這一政策表明我國要努力擴大就業,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 副司長王亞棟:十一五期間的就業壓力比十五還要大,新增就業比十一五期間要多500萬人,農村剩餘勞力轉移比十五期間要多500萬人,服務業就業率和城鎮化要分別增加4%。

  到201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增加到2%。

  [專家解讀] 現在強調自主創新,就是要轉變過去過分依賴技術引進和引進技術後消化不良的狀況,如果過分依賴引進技術,必然使我們始終處在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低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 研究員張立群:這個指標很重要,他的完成對於十一五期間其他指標的完成,有很重要的保障作用。

來源:CCTV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