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7月11日廣州消息 兼具節能環保優勢的電動車的生産研發,成為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熱門話題之一。與會專家認為,兩岸電動車産業發展各具優勢,優勢結合,互補合作,可以做大電動車市場,爭做國際領頭羊。
近年來,電動車産業日益發展,兩岸各自雖然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但優勢和不足兼而有之。在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分組討論會上,兩岸專家對各自的優勢和不足都有深入了解,對彼此的合作潛力也有著清晰思路。
中共中央臺辦特邀專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大陸目前已經基本掌握純電動汽車整車動力系統的匹配與整合設計,養車的動力性和能耗水準與國際相當,在動力電池産品方面已成系列,産業化發展有了一定準備。
他認為,大陸汽車産業具有規模大、內需大、整車整合、示範運作等優勢,但同時具有核心技術沉澱不足,部分智慧財産權壁壘有待突破、生産一致性弱,高端人才相對缺乏等不足。而臺灣具有産品創意研發和核心部件開發能力、配套體系、技術專利等優勢,但不足的是整車市場規模小、依賴性強,資金投入有限、基礎設施不完善等。
“可見兩岸有著諸多共同的發展空間,雙方合作環境良好,合作需求強烈,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用。”董揚建議:兩岸可以在整車研發、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生産、全球銷售、海外建廠等方面開展合作,並建立常態化示範運作和人才培養交流機制,共同促進發展。
上述建議得到與會臺灣專家的積極響應。臺灣車輛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就表示,以臺灣技術能力結合大陸電動車産業基礎及市場優勢,兩岸電動車産業大可聯手,共同朝著塑造國際電動車輛産業領頭羊的角色邁進。
他同時建言通過兩岸搭橋計劃,促成雙方電動車産業的投資合作,建構兩岸完整的電動車生産供應鏈基地,共同以全球市場為目標,創造雙贏局面。(記者 鐘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