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龍舟競渡是南方水鄉地區一年一度的盛事
又是一年粽葉飄香時。
今年的農曆五月初五(6月8日)端午節將首次正式成為國家法定節日。民眾終於擁有一個法定的閒暇時間,來繼承與體味數千年曆史的古老民俗,學界知識分子們則對端午節再度展開追根溯源,思考其背後蘊含的人文價值。一些專家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對端午,一方面需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一方面仍可對端午節進行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準備。
汨羅市屈原紀念館館長劉石林認為,“不能認為韓國江陵端午祭已經被確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們的端午習俗就沒有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希望了。”劉石林提議端午習俗和屈原故里秭歸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恢復具民族特色的端午節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不久出版了北大中文系副教授、民俗文化研究專家陳連山編著的《話説端午》,以主推“辟邪祭祀”説的方式,匡正民間流傳甚廣的“紀念屈原”説。端午節終於不再僅僅是“粽子節”、“紀念屈原”這些文化符號的載體,它被賦予了更寬泛的人文意義。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也通過電視媒體向民眾普及端午的多種起源,細數端午種種節俗及各地在端午期間的不同紀念方式。而在湖南汨羅市近百名學者參加的端午文化論壇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對於端午精神價值所在的探尋。人文關懷是傳統節日的內核,以人為本的啟蒙思想是一系列禮俗的緣起。學者們認為,舉行各類慶典不是節日的目的,我們需要做的是,用現代的觀念去重新審讀那些古老的風俗,去發現其中蘊含著關注生命的突出的人文精神,這應當是其他節日相比端午節所無法實現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在現代文化不斷侵蝕著傳統文化禮俗之時,端午習俗又被華夏兒女重新拾起並繼承的原因。
儘快恢復具本民族特色的端午節俗將是面對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的最積極反應。湖南省汨羅市目前正開掘原生態端午文化元素,恢復在龍舟競渡中汨羅人造龍舟及競渡過程中偷神木的獨特習俗即是其一。當地過去造龍舟時,船底那根主木一定要偷,那樣的木頭被稱作神木,造舟則劃得快。當物色到良材時,造船者會選擇上半夜良辰,待主人不留神時將木頭扛上肩頭,並在木頭中部栓上紅布,表示木頭將被選材為龍舟,第四個躲在屋前的偷木者,等前面人走了百餘米後,則點燃手中鞭炮,激起主人家來追趕。主家遭偷,實質也被認為是吉事,但會象徵性跑幾步追趕偷神木者。這些在當地成功發掘出的節日習俗在此次端午節系列活動中被一一再現。
非物質遺産具有“共用性”
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烏丙安此前表示,“人類口頭遺産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具有“共用性”,和自然遺産的獨有性是有區別的。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曾經先後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亞塞拜然木卡姆”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前年中國申報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了批准。烏丙安認為,韓國申遺成功的“端午祭”跟中國的端午節是一回事。韓國的申報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
對於我國是否要再次申報端午節俗為世界文化遺産,民俗學家、華東師範大學陳勤建教授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這的確可以嘗試進行。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向來就和周邊國家的節日禮俗有多處交叉地帶。前幾年,中韓兩國就有對端午進行聯合申報的意向。但韓國以山神祭為主要內容形式的“端午祭”好像商標搶注一般搶在了中國人前面,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讓國人感覺不平,但韓國申報無可厚非,他們的端午節俗保護得的確很好。現在湖南等地提出再次對屈原故里和端午節俗進行聯合捆綁申遺,這或許是一個值得嘗試的申遺方法。一旦實施申報,發掘整理的準備工作將是大量的。
近年來,各地申遺熱情很高,但在一些地方存在著申遺誤區。有關方面,往往熱衷於某某故里、某某起源地的唯一性表達,卻忽略了對這些遺産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價值進行探討,忽略了在縱向對各時期的文化歷史變遷進行聯繫與梳理,有時更忽略了對遺産瀕危程度進行深入的田野考察。一旦陷入這種申遺誤區, “遺産保護”就蛻變為“遺産爭奪”。
對於我國端午向世界申報文化遺産,陳勤建認為,的確可以尋找一些巧妙的切入角度進行嘗試。比如,將春節、清明等多個傳統節日捆綁在一起進行整體申遺。但應該避免重蹈“重申報輕保護”的覆轍。
而民俗學家仲富蘭則認為對申遺不必過於重視,因為聯合國申遺的規章存在著很多不公平,“比如,一些太平洋島國一年可以申報兩項世界遺産,而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一年居然也只有兩項。”他認為,是否成為世界遺産並不重要,真正對傳統民俗進行有效傳承才是最重要的。(程奕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