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神秘王國 西夏

時間:2008-07-03 11:08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文明易碎……即使是無法修補的碎片,也會保存著高貴的光彩,永久地讓人想像

  生活富足了,在摩登都市裏擠得煩了,江南的青山綠水裏浸潤得過於嬌嫩了,心靈有時候會渴望些蒼涼的震撼、粗獷的磨礪、深厚的支撐。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去敦煌,去新疆,去西藏,看塞外風光,看高原上醉人的藍天,看那些被黃沙掩埋、被歷史風乾了,讓我們已經陌生的中華民族博大文明的遠源與支脈。

  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除了被黃沙埋沒的樓蘭,還有另一個曾經輝煌、卻在鐵血征戰中迅速消失的神秘王朝:西夏。在中國的邊塞詩人們口中常念叨著的賀蘭山下,今天寧夏回族自治州首府銀川西邊,有一大片西夏陵園,殘存的陵臺高大雄壯,人稱“東方金字塔”,加上形制奇特的108塔等佛教遺存,零星地展示著神秘的西夏王朝的盛世威風。

  145件文物精品,國家一級文物就有51件

  從2003年9月26日至10月22日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舉辦的“消失的神秘王國---西夏文物精品展”,給了我們一個透過文明的碎片,向遠逝的西夏王朝探身張望的機會。

  西夏文物因歷史原因絕大部分流失海外,這次由寧夏博物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和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共同籌辦的展覽,集中了國內的諸多精品。145件展品中,有國寶級文物2件、世界之最文物1件、中國十大考古發現文物2件、一級文物51件。從文字、金屬鑄造工藝、陶瓷器皿、佛教文化、建築石雕等各個方面,展示了西夏獨特、神秘的文化和藝術內涵。外觀現代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成了神秘而古老的西夏文明展示處,總經理張迎説,這是市場調查後的選擇。數月前,館裏偶然得知西夏文物在廣州、深圳巡展的消息,調查後得知,對塞上風情感興趣的上海市民為數不少,以西夏王陵、響水溝等為主要內容的“寧夏考古遊”正在趨熱。館方很快與寧夏博物館聯繫,而寧夏方面也希望利用上海這樣一處“軒敞”的窗口推出雄渾亮麗的“西夏文明”。雙方一拍即合,從決策、組織到布展,一共才花了一個半月。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現在平均每天接待2000多人,國慶長假,人數更成倍增加。平常時候,展館門口光是旅行社的大客車就停了30多輛,成群結隊的青少年和金髮碧眼的老外,讓展廳十分熱鬧。

  那個曾經輝煌、留下謎語無數的“大夏”

  在有點兒類似誦經的單調而沉鬱的西夏歌調和清遠悠揚的塤樂聲裏,一件件地看湮藏了1000年後重新煥發出光彩的文物們,也是一點點走進歷史,與那個曾輝煌過、留下謎語無數的神秘王朝進行精神遇合的過程。

  當年,這個與宋、遼、金鼎足而立了189年的國家,用的是中國最早的王朝名號???我們常説的“華夏”的源頭???自稱為“大夏”的。建立它的民族,被稱為党項人。

  從西元1034年、年紀輕輕就認定“英雄之生當王霸”的党項豪傑李元昊立國,到1227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滅國屠城,10代西夏王統治期間,有過無數慘烈或纏綿的故事:爭搶皇位的喋血政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風流故事,有宋、遼、金、夏諸國間勾心鬥角、恩恩怨怨。一幕又一幕的生動史劇,竟在很長時間裏被遺忘得乾乾淨淨。

  史稱“蕃書”的西夏文,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讓大臣野利仁榮等人創造、又在國內廣設“蕃漢學”迅速推廣開來。我國少數民族中,能自創完備的文字體系的,極少。50年裏,尊奉佛教的西夏人用自己的文字譯出了3600多卷佛經,也記下了自己的歷史,700年後,埋藏在敦煌和黑水城的西夏文獻出土,“大夏人”終於自證了他們的存在。

  蒙古鐵騎橫掃亞歐大陸,成吉思汗親率強兵勁旅六征西夏,遭到頑強抵抗。西夏陷落後,為了復仇,蒙古大軍不光血洗西夏,後來的元朝史家更在修史敘事時有意跳過西夏這一章,使之成了惟一不入“二十四史”的王朝。党項人和西夏文明從此悲壯地消失,成為中華民族歷史長卷中鮮為人知的“神秘古國”。

  小小展品背後,牽出的是軼聞,還有血腥

  西夏文,漢字的“孿生兄弟”

  展覽中有珍貴的西夏文碑石,還有世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佛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讓我們知道,西夏曾是活字印刷的重要中心。西夏文字是模倣和借用漢字的筆畫,重新創制的全新方塊文字,筆畫繁瑣、結構複雜,每個字大都在10劃以上,沒有漢字常用的豎鉤,而喜用撇、捺。國內能熟識西夏文的只有10人左右,且不少專家年事已高。

  西夏文自元朝後消失,1804年,清朝史地學家、武威人張澍,在一家寺院遊玩時發現一座封閉已久的碑亭,傳説一開就會有風雹之災。他對天發誓,保證開門造成的災難由他一人承擔,門打開了,裏面只有一座完好的石碑,正面所刻字“乍視,字皆可識;熟視,無字可識”,反面刻有漢字譯文。這通石碑就是有名的《重修涼州護國寺感應塔碑》。張澍這一偶然發現,使久已死亡的西夏文重為世人所知,他也成了第一個明確識別出西夏文字的學者。

  鎏金銅牛無價寶

  “鎏金銅牛”是寧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夏藝術品中的珍品,身長1.2米,重188公斤,牛身橫臥,頭上兩角弧度優美,兩眼圓睜,全身折射出柔和的金色光芒。製作它需集冶煉、模具雕塑、澆鑄、焊接、拋光和鎏金等工藝于一體,中學歷史教科書裏談到古代“鎏金”技術時,就是以此牛作為配圖和解説對象的。為出外展覽,寧夏博物館為它保了2億元的險,而專家則説,它是無價之寶。

  力士碑座與禿髮人像

  一紅一白兩個大方石墩也很引人注目。據介紹,它原是西夏王陵中發現的碑座,上有浮雕男女力士像,人物曲膝跪坐,俯首前視,面形渾圓,雙目圓睜,高顴塌鼻,袒胸露乳,雙手撫膝支撐,手腕及足脛釧飾不同,可以分得出男女。看慣了中原地區負碑座的巨龜,這樣的力士形象十分惹眼。再看看展廳裏其他人像作品,不少樣貌都與中原人迥異,粗眉深目、高顴塌鼻者不少。一組木雕人物,頂上禿禿,只在腦後或頭兩側有切削過的頭髮分披下來,顯然是當年西夏人接受“禿髮令”後的模樣。

  瓷蒺藜,成吉思汗的憤怒

  党項民族尚武,所以西夏兵器製造得很精良,宋時有“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能及”的記載。蘇東坡曾獲西夏劍,極其欣賞,便命晁補之作歌讚之。連宋欽宗本人也常佩帶夏國劍,由此可見西夏劍之犀利與名貴。但展品中的一具鐵劍已銹蝕得像一段朽木,只有劍柄還留著圓潤的輪廓。倒是它旁邊一把刻有4個西夏字的小小流線形青銅削刀,似乎還存著點兒幽寒殺氣。

  不起眼的還有惹得成吉思汗一怒下令“三滅絕”西夏的古代地雷???瓷蒺藜。它只有人的拳頭般大,圓球形表面全是釘刺,只有接地處扁平。作戰時埋在地面,成吉思汗帶領鐵騎進攻時,馬蹄暗中蒺藜而人仰馬翻。成吉思汗最後一次征討西夏,就曾被蒺藜掀下馬,加上心情鬱悶,身罹重病而病逝(一説為中毒箭而死)。臨終前,他懷著對西夏的恨,下了三道滅絕西夏的詔令:滅絕西夏王、西夏族人、西夏文化。

編輯:齊曉靖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