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臺往來
 
天津教育學會考察團再次出訪台灣--就醫記

  時間:2006-09-11 16:46    來源:     
 
 

  初夏的五月驕陽似火,我隨天津市河東區教育學會考察團出訪台灣。時隔四年,舊友重逢,故地重遊,喜不自禁。更讓我心存感動的是在臺灣的一次就醫。

  由於兩岸間沒有實現“三通”,出訪台灣必須經香港轉機,勞師費力十分不便,幾乎一天的時間都在路上,年輕人無所謂,稍微年長些就會感覺旅途勞頓。抵達臺灣的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遇到了以前不曾遇到過的問題,團員劉大姐身體出現了狀況,頭暈目眩,嘔吐不止。我受領導派遣隨團出訪,既要圓滿完成交流任務,又要照顧好一行人員,不能出任何閃失。看著劉大姐痛苦的表情,我心急如焚,因為她有高血壓,加上飛機一路顛簸,我真擔心她的腦血管會不會出問題。由於對臺灣的醫院不熟悉,我的求救電話撥給了我們老朋友,也是這次交流活動的邀請方——臺北縣文化教育學會執行長劉志旋先生。劉先生在電話裏一面安慰我不要著急,説馬上與醫院聯繫,並派車過來送劉大姐去醫院。十分鐘後,劉先生親自帶著兩位工作人員趕到我們下榻的飯店,他一再堅持要我隨團隊活動,他負責護送劉大姐到醫院就醫,但是考慮到劉大姐與臺灣的朋友昨天剛剛認識,如果有什麼不舒服會不好意思開口,我還是説服了劉先生,和臺灣朋友一起陪同劉大姐去就醫。

  這是我第一次到臺灣的醫院,一傢俬人醫院,地方不大,科室和醫療設備齊全。給我印象十分鮮明的是其人性化管理尤為突出。由於劉先生事先與醫院聯繫過,劉大姐作為急症病人,一進醫院就有醫生進行診治,無須候診,非急症病人則安靜地坐在候診位,病人很多,但秩序井然。醫生對病人進行仔細地詢診和檢查之後,由護士親自推著輪椅護送病人進行一系列儀器檢查。臺灣的醫療設備很先進,病人送到X攝像室拍攝X光片,當病人被推出攝像室時,X光片已經顯示在了救治醫生的電腦螢幕上,無須花時間等待膠片的結果,使醫生馬上就可以得到診斷病人的依據。臺灣的醫生非常敬業,對待病人一絲不茍,並沒有因為我們從大陸來而有絲毫懈怠。因為我擔心劉大姐腦血管出問題,醫生就圍繞這個問題對劉大姐眼底動脈、肢體活動等進行認真的檢查,仔細地向我們介紹該病的基本症狀,排除掉了腦血管病的可能,使我緊提的心放了下來。很快,醫生就對劉大姐做出了確切地診斷,“耳石振”,類似于大陸稱的“美尼爾”。由於對症下藥,劉大姐的病情很快得到了緩解,經過打點滴,蒼白的臉上終於泛起了紅潤。整個就醫過程時間短,見效快,從病人走進診室,就有電腦跟蹤記錄,待病人診治結束時各種診斷結果、病歷記錄、診斷處方、必須用藥、以及結算清單一併在一個窗口辦結,沒有排隊劃價、交費、取藥等煩瑣手續,結算只在病人就診後一次結算,感覺很方便。

  在醫院就診期間,無論是病人還是我自己,心裏裝著是感動。既有醫生的盡職盡責,更有臺灣朋友的一片真情。由於醫院裏冷氣開著,室內外溫差很大,擔心劉大姐不適應,一進診室劉先生就把外套脫下來披到劉大姐的身上。打點滴的時候,工作人員佳柔小妹妹更是不離左右,時不時地為劉大姐送上一杯溫水,時不時地過來掖掖被角,關懷照顧,無微不至。

  就診後,護送劉大姐回飯店靜養已是中午,為了讓我能隨團隊進行下午的交流活動,細心的劉先生委派工作人員佳柔給劉大姐做陪護,千叮嚀萬囑託,並讓佳柔隨時彙報劉大姐的病情。那天,佳柔小妹妹一直等到晚上十點多我們回到飯店,向我們彙報了劉大姐一下午的情況,並一再囑咐劉大姐按時吃藥後才騎著摩托車從我們下榻的臺北市返回其臺北縣的家。事後,我才知道,由於陪劉大姐就醫,耽誤了劉志旋先生一上午的公務時間,由於好多要務需要他親自處理,那天晚上他加班到了半夜,感激之情讓我無以言表。如果沒有人為地阻隔,兩岸該是一個多麼和諧的家啊!

  真的感謝劉先生和為劉大姐診治的醫生,由於救治及時,診斷確切,第二天,劉大姐就康復歸隊,繼續著快樂的臺灣之行。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大徐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