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南瀕海一帶居民,早年漂洋過海開拓新地謀生,或泛舟于驚濤駭浪中經商為業,或捕魚維持生計。因為古代科學落後,舟舶設備簡單,時遭危難。這樣,媽祖就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認為航海風雲不測,只要虔誠祈禱媽祖,便可以化兇為吉、化險為夷。自宋元以來,媽祖跟隨華僑,足跡遍及東南亞、東北亞和我國臺灣、香港地區,而且凡配有中國水手的外國輪船中,都奉祀媽祖。
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帶兵驅逐了佔據我國臺灣的荷蘭殖民侵略者。隨他遠征的將士大多數是閩南人,後遷往臺灣的百姓,也是閩南人居多。明代水師早有奉祀航海保護神媽祖的習慣,主帥鄭成功曾躬親祈祝媽祖以庇護進宮順利,恰遇鹿耳門水漲,舟師順利通過。明天啟四年(1624年)顏思齊入臺後,在鹿港碼頭上建一茅火小廟,叫做“啟仔港天妃廟”。至鄭成功渡臺後,劃分土地派兵開墾,又招漳、泉、惠、潮等地人民去臺從事墾拓,並派人修理媽祖廟。永歷十九年(1676年)鄭功派劉國軒率兵駐守,並在鹿港南岸另建一座奉祀媽祖的“興安宮”,於是鹿港開始有了新舊兩座的媽祖宮。媽祖被榮稱“開臺媽”。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1683年)靖海將軍施瑯,駐兵莆田平海,由湄洲恭請媽祖神像護軍,由於平海“師泉井”涌泉濟師,和七鯤身海戰的神助,施瑯親書“師泉”,刻立碑文《師泉井記》于平海天后宮(至今碑刻尤存)。至康熙二十三年平定臺灣,由鹿港班師凱旋,他的族侄施世榜懇留媽祖寶像永駐鹿港奉祀,施瑯從之,親奉媽祖寶像入“鹿仔港王妃廟”親書“撫我則後”匾額。所以鹿港就有了新舊二尊“開如媽”。特別是有自湄洲祖廟由施瑯分爐過去的“開臺媽”,臺灣全島都認為是等於祖廟的主要分廟,每年臺島各地天后宮進香團都來請香,儀式熱鬧非凡。
臺灣鹿港天后宮,自施瑯班師後,歷年逐漸發展:①康熙二十五年由施世榜獻地,開工興建土木結構的自東向西的天后宮與湄洲祖廟遙遙相對;②至雍正三年才改為磚建。工程于乾隆元年告竣,乾隆御書“神昭海表”匾額;③至乾隆五十一年,臺島林爽文起義,協辦大學士福康安,率勁旅十萬,于該年十月崇武放洋,途遇颱風,數百隻戰艦祈祝于媽祖,事聞于朝,特頒“佑濟昭靈”匾,並欽定文武百官,春秋諭祭。
臺灣鹿港“開臺媽”祖廟至清同治九年(1870年)已擴建成為一座全臺最大的媽祖廟。在擴建中,年青的董事蔡德芳,認為是神庇他聰明練達,科舉考試得中進士,於是感媽祖之恩,始終不任官職,設立書院,自充主講,增養無數英才。
西元1922年,該廟已具備了媽祖“梳粧樓”的設施,釋凈空親到湄洲參謁祖廟,並帶回湄洲祖廟頒發的“聖母寶璽”一顆。這顆“寶璽”至今尚存。臺灣的“開臺媽”,是海峽兩岸人民長期以來親密往來的佐證。(黃紅兜)
(來源:新華網 媽祖線上)
編輯: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