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煎
 
 
  來源:      日期:2005-10-21 17:12

 

  蚵仔煎已經發展成一項臺灣到處都有的小吃了,它的發源地,就是在鹿港天后宮前的一個露天攤子。當年郭老先生從日據時代的海軍退伍下來,就做起海産的小吃生意。由於蚵仔的腥味重,他就發明瞭蚵仔煎的吃法,沒想到大受歡迎,後來有人陸陸續續模倣他,現在鹿港天后宮前,竟然到處都是蚵仔煎的天下。不過老鹿港人還是會告訴你,吃蚵仔煎的話,露天郭的蚵仔煎最過癮,因為口味最獨到,您要不要試一試呢?

  新鮮的蚵仔及純香蕃薯粉是美味的重要關鍵。許多臺灣小吃,其實都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豬肉、香菇等雜七雜八的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起源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西元一六六一年時,荷蘭軍隊佔領臺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餘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産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不過,中國大陸出版的書籍,卻有將蚵仔煎列為福建小吃的記錄,這是另一種起源的説法。 

  蚵仔煎雖然到處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還是抱持著要吃蚵仔煎,就要到蚵仔産地去吃的觀念,例如要到臺南安平、嘉義東石或屏東東港這些盛産蚵仔的養殖地去吃,因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條件便是採用新鮮的蚵仔,這些新鮮蚵仔在産地現剝現賣,不必因為長途運送而浸水,所以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做出來的蚵仔煎當然豐盛多汁。不過,不是住在産地的人也別抱憾,因為現代運輸技術發達,所以即使是遠在臺北,也能吃到每天新鮮運送的甜美蚵仔。 

   除了新鮮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個重要關鍵。番薯粉的種類很多,但只有純番薯粉才能調出香醇濃郁的粉漿。將粉漿以適當比例加水勾芡後,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純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將肥美蚵仔的鮮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雞蛋的選用也是一門學問,重視香味的店家會採用顏色深黃的土雞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並以能提香味的豬油來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時再淋上以味噌、番茄醬、辣椒、醬油等熬成的醬汁即可。 

  除了以上各種上等材料的搭配,讓即使原本是貧民美食的蚵仔煎也變得精緻美味了,那種甜中帶鹹、鹹中帶辣的繽紛滋味,口口都教人回味無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