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拉薩6月26日電 (記者拉巴次仁 肖林 侯德強)6月20日剛剛完工的拉薩火車站與布達拉宮遙遙相望,記者25日在修建火車站的中鐵建工集團負責人的帶領下,進入備受矚目的拉薩火車站主站房。中鐵建工集團稱,這座現代藏式建築將使旅客在體驗民族風情的同時盡享各種現代化服務的便利。
拉薩火車站位於拉薩市西南的堆龍德慶縣柳梧鄉境內,海拔3600多米,距離布達拉宮近20公里。目前,拉薩市區至拉薩火車站的柏油路已經全部建成通車,整個車站由中鐵建工集團負責承建。
記者在拉薩火車站北廣場看到,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廣場,給人以寬敞潔凈的感覺,而廣場周邊種植的松柏、榆樹等植物,又給廣場增添了濃濃的綠意。
廣場東西兩側設有公共汽車、計程車、長途汽車站點,並設有磁卡電話。記者在拉薩火車站東側的公交站點看到,這裡的公交站、廣告宣傳牌、磁卡電話亭已經搭建完成。廣告宣傳欄上不僅有西藏旅遊景點、酒店招租等廣告外,還有“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館裏才能見到今天的動物”、“保護環境等於保護自己”等大型公益廣告,同時,廣告宣傳欄上還設有拉薩市公交線路指示圖。
拉薩火車站主站房矗立在廣場的南側,依山而立,氣勢磅薄。整個車站內外裝修大量採用白、紅、黃三種藏式建築風格,整個車站設計為兩層斜體建築,車站站房建築面積達2.36萬平方米,高度22.9米,依山而建,環繞山體。
走進拉薩火車站一樓中央大廳,濃郁的藏式建築風格,仿佛將人置身於傳統的藏式宮殿,而電子顯示螢幕、自動扶梯,又將時間縮短到現代。中央大廳主要採用紅色的色調,地面鋪設著白色和紅色為主的色澤鮮艷的高級防滑石材,而大廳內高高豎立的8根大柱子,讓人眼前一亮。
據薛文傑副指揮長介紹,這種室內柱子設計是採用藏式建築風格,柱子內部是鋼結構,而外麵包著的是特殊處理過的紅松木,具有防腐、防紫外線、防變形等特點。“這些柱子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防火,根本點不著火,因為做了特殊的化學處理。”薛文傑説,這些柱子既有藏式建築粗礦的外表,又體現了現代科技“細膩”的內涵,整個大廳的窗戶全部採用高級鋼化玻璃,具有隔音密閉作用,而窗戶下面設置的通氣口,又可以隨時調換新鮮空氣。
為了緩解旅客的缺氧症狀,記者看到一樓大廳東西兩側設有自動扶梯。而一樓大廳東南側設有大型軟席候車廳和三個貴賓候車廳,貴賓廳內設有高級地毯和大型挂毯,而挂毯圖案主要是布達拉宮、珠穆朗瑪峰等西藏著名旅遊景點,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一樓和二樓大廳都設有東西方向貫通的通廊,在一樓大廳西側設有售票大廳。薛文傑説,鐵路通車後,火車、飛機和長途汽車的售票都在售票大廳內集中辦理。
記者看到售票廳內有10多個服務窗口,許多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設備安裝調試。而售票大廳西側的墻壁上挂著一個大型的熒光螢幕。據介紹,這個熒光螢幕主要用於顯示進出站列車時刻和票價等資訊。
通過自動扶梯,記者來到了車站二樓大廳。二樓大廳東北側設有大型商場,根據原先設計,這裡將設置快餐廳、咖啡廳和小商店。而二樓大廳南側設有普通候車室,其中還專門設立了母嬰候車室、軍人候車室、小型軟席候車室和醫療室。記者看到普通候車廳座椅安裝已經完畢,這種座椅屬於鋼架木質結構,做工細膩,座椅非常舒適。據了解,拉薩火車站普通候車廳面積達1760平方米,軟席候車廳面積800平方米,貴賓候車廳面積不到700平方米。
“車站設計理念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性化。如果旅客進出站時發生高原病或其他的突發性疾病,我們的醫療室將對旅客進行及時治療。”薛文傑説。
檢票口設在二樓大廳西南側。通過檢票口進站,還要經過一個約30米左右的天橋,而天橋兩側設置的不銹鋼和鋼化玻璃組成的欄杆,使旅客從天橋欄杆上就可以把一樓站臺場景盡收眼底。
從天橋兩側順著扶梯就直接進入站臺。“為了給旅客提供方便,行禮可以在扶梯兩側滑梯進行滑行。同時,車站還專門設立了殘疾人自動扶梯,我們儘量讓旅客少走路,少費勁。”薛文傑説。
記者在車站站臺看到,站臺電子顯示屏上的“歡迎到拉薩來”的字幕清晰可見,而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站臺無柱雨棚,又是拉薩火車站最靚麗的建築之一。據介紹,搭建站臺無柱雨棚的作用是使站臺的空間更大,因為站臺上沒有設置柱子。而考慮到採光效果,火車道上面的無柱雨棚頂部採取露天隔層,而站臺上的無柱雨棚頂部則採用透明的採光板。薛文傑説,這種採光板具有採光、防水的作用,“無論外面下多大雨,站臺上的旅客是不會淋雨的,而且採光非常好,使得整個站臺感覺潔凈明朗”。
出站旅客可以從站臺進入地下通道,再由自動扶梯直接上到一樓大廳。走出出站口,旅客抬頭就可以看見西側墻壁上挂著的大型旅遊景觀圖。這是一幅用玻璃鋼製成的西藏自治區旅遊全景立體效果圖,西藏公路和鐵路沿線的著名旅遊景區一目了然。
據介紹,拉薩火車站一共設立6個站臺,其中兩個是備用站臺,10個股道,可以同時可以進出10趟列車。火車站每天旅客吞吐量達到2700人,整個車站站房採用太陽能設備進行供暖,所有供暖設備沒有污染源。(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妮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