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慶祝青藏鐵路全線試運營
台灣網 | 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報道   | 聚    焦  | 青藏鐵路概況 | 科技之光  | 環境保護 | 兩岸記者青藏行
青藏鐵路答疑手冊  |   了解青藏新窗口    |  玩家遊青藏  |   雪域風光  |   青藏鐵路效益  |   各方評論  |   圖看青藏
 
青鐵勘測設計概況
 
 
  來源:      日期:2006-06-27 10:07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自1955年第一次“踏勘”開始,至今共進行過3次大的勘測設計工作,均由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承擔。

    第一次:1955年至1961年。

    1955年10月,當時的西北設計分局(現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院的前身)派遣曹汝楨、劉德基等4位同志隨西藏軍區後勤部副部長慕生忠將軍一同進藏,就修建進藏鐵路的可行性展開沿線調查和收集資料工作(即“踏勘”),前後歷時近3個月。

    1956年,西北設計分局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院(下稱鐵一院),並承擔了進藏鐵路的前期規劃工作。

    從1956年開始,鐵一院對當時從蘭州到拉薩的進藏鐵路全線進行了踏勘,于1957年完成踏勘報告並上報鐵道部。其中第一步即蘭青線(蘭州至西寧)于1959年便已建成通車;同時,第二步即西格段(西寧至格爾木)從1956年踏勘開始,經過24年的停停建建,也于1979年全線鋪通,1984年正式交付運營,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條建在鹽湖上的鐵路。

    1958年,鐵一院開始對最後一段即格爾木至拉薩段展開初步測量(初測),1960年即完成了初步設計、部分定測及部分的施工設計,但1961年因故停止。

    第二次:1974年至1978年。

    1974年,中央再次將修築進藏鐵路提上了議事日程。遵照上級指示,鐵一院在該年三季度踏勘,四季度開展航空測量和方案研究工作。1976年元月完成了《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方案研究報告》。同年年底,完成線路系統初步設計報鐵道部審批,l977年5月,國家計委組織審批通過,鐵道部正式下達批復意見。1977年6月,鐵一院全面展開定測工作,至1978年7月已將定測樁打到了那曲,距拉薩不足400公里!但不久後即奉命停止,8月12日,第二次勘測工作宣告全面停止。

    第三次:1996年至今。

    1996年,鐵一院再次進行了青藏鐵路的踏勘,提出了青藏線、甘藏線兩條進藏鐵路方案規劃研究報告。

    1998年,鐵一院又進行了青藏線預可行性研究並進行了航空攝影測量,對青藏線工程技術和運營管理難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研究。1999年底前完成了研究工作。

    2000年,鐵一院超前安排了青藏線的初測工作。從3月28日航測地控工作開始,到10月底鑽探工作結束,鐵一院集結了各分院、各單位的7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在從格爾木到拉薩的1000余公里範圍內展開了會戰。

    2000年底,在鐵道部“加快青藏鐵路前期工作”的號召下,鐵一院成立了由經驗豐富的地質工程師和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工程研究所(原凍土研究所)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的凍土科研隊,將中科院多年的科研成果與鐵一院豐富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優勢互補,共同攻關,向徹底解決“在高原多年凍土地區修建世界最高的鐵路”這一世界性難題發起了衝擊。1月2日,科研隊一行21人啟程奔赴青藏,應用衛星遙感、地面調查核對等多種手段,對青藏鐵路凍土地區的特殊地質進行了明確分區、分類,填繪出詳細的凍土地區不良地質現象,依據不同的地貌單元佈置測溫鑽孔,為凍土地帶的準確地溫分區、為指導青藏鐵路今後的具體設計和施工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

    2001年2月8日中央宣佈修建青藏鐵路的消息後,鐵一院迅速響應,有關領導及部門連夜召開會議,對加快勘測設計進度作出了緊急部署。2月9日,鐵一院在格爾木成立了現場指揮部,並廣泛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專家諮詢組,全面負責青藏鐵路的技術保障工作。

    2001年2月19日起,鐵一院蘭州分院300余人的勘測設計隊伍先後分10批奔赴青藏高原點,至24日全部到達工地並全面展開勘測工作;2月25日,鐵一院凍土隊80余人再次奔赴高原,在各試驗段深入展開凍土研究。與此同時,院機關各業務處、所也紛紛加快了工作進度,至2月底已順利完成了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望昆段的可行性研究。

    2001年3月1日,鐵一院在格爾木舉行了勘測誓師大會,正式拉開了青藏鐵路建設的序幕,定測階段的勘測設計工作就此全面展開。截止3月25日,已有有關單位的1100人、80余臺鑽機參與會戰。其中青藏鐵路先期開工的格爾木至望昆段(南山口至納赤臺)63公里的勘測、勘探任務全部完成,青藏鐵路定測工作初戰告捷,先期開工有了可靠保證。工程最高峰時(4月初),將會有1900余人的勘測、設計、科研隊伍同時奮戰在這塊世界最高的高原上,這也是青藏鐵路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勘測會戰。

來源:新華網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