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道,
編者按:
近年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諸如"中國威脅論"等觀點也屢屢出現。西方國家如何看待正在崛起的中國、中國面對全球衝擊時應該有何種心態?在上週末舉行的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四位國外權威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接受晨報記者採訪,就上述問題發表了諸多真知灼見。
格拉茨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
中國經濟成功轉型將惠及世界
格拉茨來華訪問已超過80次,對中國問題和中歐關係都有著獨到的理解。23日,格拉茨在參加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期間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認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已成長為一個強大的新興國家,但仍然面臨著嚴峻挑戰。在中國未來發展道路上,最大的挑戰在於國內經濟,即是否能構建一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是否能實現從出口主導型國家向消費推動型國家的經濟轉型。
"1997年首次訪問中國時,我在南開大學講授西方國際關係理論這門課程。當時的課堂氣氛還是很傳統的,所以我講得也比較溫和。"格拉茨説,從那以後,他親眼觀察到中國的高等教育發生了巨大變化,正如中國社會的其他許多方面一樣,"毫無疑問,現在的中國已是一個強大的新興國家,並且也許是最強大的。"
但格拉茨同時也指出,雖然在提升綜合國力方面鶴立雞群,中國在其他方面仍是一個虛弱的國家,面臨著嚴峻挑戰。"經濟是基礎。首先要構建一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才能應對來自其他方面的挑戰。"
他進一步分析道,實現中國經濟的成功轉型,對於構建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十分關鍵。"如何使中國從一個重視出口、通過出口和固定資産投資來推動經濟增加的國家,轉變為更多依賴國內消費推動經濟成長的國家,這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格拉茨強調,成功的經濟轉型不僅對於解決中國國內問題意義重大,對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轉型成功就意味著中國市場得到了充分挖掘。那樣的話,不僅中國經濟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增強,中國市場也將真正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格拉茨説。
格拉茨告訴晨報記者,當前,西方國家的影響在減小,新興國家的影響在上升,世界正在演化到一個同舟共濟的狀態。在這種新的治理結構和世界格局中,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重視他人的觀點、理念、價值、偏好等,相互學習、相互獲益。而中國的發展模式,就為歐洲提供了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舉個例子,當西方人講到''負責任的治理''時,我們往往就想到自由民主制。但現在我們發現,也許還可以有其他不同的政體類型來實現負責任的治理,比如中國現在的制度。中國畢竟讓幾億人脫貧了,在提高國民教育水準和每人平均壽命方面,中國也做得非常好。"格拉茨認為,這一事實表明,歐洲人也需要用一種更新的角度去看待原來習以為常的一些原則,共同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
他最後談道,中國既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又是一個新興大國,這兩種角色會將中國融合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