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國學”研究正在成為一門引人注目的學術。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在這一學術的基礎性資料的編纂和整體性研究方面,以及在研究機構的建設和研究人才培養的系統性方面,事實上已經超越了這一學術在世界各國本土的運作狀態。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嚴紹璗認為,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的30餘年間,中國人文科學的學術觀念的最重要的轉變,也是最重大的提升的標誌之一。它在一個廣泛又深刻的層面上顯示了我國經典人文學術正在走向世界學術之林。
然而,到底應定位為“中國學”還是“漢學”?研究中國學到底應該把握哪些問題?在國外學者的眼裏,中國學是怎樣的狀況?9月8日,作為中國國家圖書館慶祝建館一百週年系列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互知。合作。分享——首屆海外中國學文獻研究與服務學術研討會”在國家圖書館召開,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法國、韓國、日本、加拿大、中國等國內外中國學研究機構和中國學研究文獻資源典藏服務機構的學者70余人出席了會議,就中國學研究歷史與展望、中國學研究中的文獻資訊服務等諸多話題展開討論。這次會議也是國家圖書館開展中國學研究與服務的第一次正式公開“亮相”。
中國學還是漢學?
究竟應該使用什麼樣的學術概念來規範“國際中國文化研究”?
這一學科從上世紀70年代“復興”以來,儘管成果豐厚,但學術界在漢語文化中如何定義這一學科,在範疇與概念的表述上,很不一致。嚴紹璗自1980年出版《日本中國學家》和1991年出版《日本中國學史》以來,一直使用“中國學”的概念,劉東教授主編了數十卷的“海外中國學研究叢書”,也稱這一學術為“中國學”,採用的英文名稱為“Sinology”。復旦大學的學者出版一種不定期的學術集刊,也稱名“中國學”。上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的我國第一種關於這一學科研究的刊物稱為《中國研究》,編輯《中國研究叢書》系列,採用的英文名稱為“Chi鄄nese Studies”。嚴紹璗説,目前我國學術界關於這一學科研究的著名的刊物,例如《世界漢學》、《國際漢學》和《漢學研究》,都把這一學術稱為“漢學”,而國內多數相關研究機構和相應的學術會議也皆以“漢學”命名。使用的英文名稱為“Sinology”或“Chinese Studies”,並不一致,而“百度網站”,則又把“sinology”漢譯為“漢學”、“東方學”等,而把“Chinese Studies”漢譯為“中國學”。
“學術概念表述的差異,意味著我們對這一學科本質的理解與把握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分歧,而這樣的分歧,事實上又表現出我們的研究在學術史的層次上還存在相當大的爭議和不夠清晰的層面,從而在與國際學術界的對話中,事實上也還存在著不同學術概念的混亂、差異和訛誤。”嚴紹璗説,我必須説明的是,學術史上關於“國際中國文化研究”所表述的學術內涵,是具有歷史進程的時間性特徵的,由此而決定了研究的內含的價值觀念具有不同的趨向性,以及研究內容的能動的增容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