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12.28——1988.5.10) 苗族,文學家,文物學家,服飾研究專家。
湖南鳳凰人,1902年12月28日生於古城鳳凰。6歲入私塾,12歲進新式小學,14歲到當地土著部隊當了補充兵,在沅江流域打仗。1921年在一次作戰中被打散;從此脫離軍籍,後靠親戚的幫助在芷江警所當屠宰收購員。因戀愛被騙1000多元,逃離芷江,入湘西陳渠珍部謀事。20歲在保靖印刷廠當校對時,結識了一位從長沙來的青年工人,接受到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資訊,促成了人生的一個轉折。他隻身到北京謀求發展,曾試想進清華大學留學預備班,苦無門路而作罷,報考燕京大學二年制國文班,又因基礎太差而未果。在百般無奈之際,他給當時著名作家、北京大學統計學講師鬱達夫寫了一封信,反映自己的生活境遇。鬱達夫被他的生活苦困所震驚,寫了著名的《給一個文學青年的公開信》。他執著地向文壇邁進,以休蕓蕓筆名在《晨報副刊》上發表了散文《遙夜——五》,後來又發表了《市集》,得到徐志摩等人的欣賞。
1924年到1928年,他先後寫出《鴨子》、《蜜柑》、《入伍後》、《阿麗思中國遊記》等10個集子,以作品奠定了自己在現代文學中的位置。在北京,他與胡也頻一起編輯<京報》副刊和《民眾文藝》週刊. 1926年底,他離開北京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創辦《紅黑》文學雜誌. 1928年,他應聘任上海吳淞中國公學講師,結束了飄萍式的生活,執起教鞭。後來又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任講師,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任副教授、教授。還編撰過中小學國文教科書,編輯過《大公報》、《益世報》等報的文藝副刊。1930年至1937年,他出版了《從文自傳》、《八駿圖》、《紳士的太太》、《邊城》小説、散文、文論集達20多本。與其早期作品濾清純化的湘西民情、風俗、自然風光所體現的清麗純樸風格相比,此時的作品已更加成熟和多彩。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返回湘西沅陵寫作散文集《湘西》,後赴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同時主編報紙副刊。1946年重返北平,在北京大學任教,兼任北平《經世報》、《平民日報》和天津《益世報》等報的文學副刊主編。北京解放前夕,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拒絕國民黨的拉攏,不去臺灣,留北京迎接解放。
全國解放後,他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館從事歷史文物研究工作,1987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30餘年的艱苦努力工作,由著名文學家成為著名文物學家。出版了《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文物研究著作。
1964年按照周總理之囑開展《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編寫工作,僅僅一年時間,就和助手把一部數百幅實物圖像、數十余萬字研究説明文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初稿完成了。正在對這部書稿作進一步整理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書稿被定為“鼓吹帝王將相,提倡才子佳人”的毒草,他被下放到湖北鄉下守菜園。在這樣的逆境中,他沒有放鬆工作,沒有直觀的資料,就憑默憶,描出了一幅幅圖片。1976年10月,他的這項研究得到中國社科院院長胡喬木的支援。古稀之年,仍和助手們一起頑強拼搏,只用短短3個月,就將這部耽擱15年之久的大書修訂增補完稿,面世後深受好評,成為贈送外國元首的珍貴禮品。
他守淡泊明志的生活節操和獨立不讓的人生準則,而對家鄉和人民有著深摯的愛。1986年,他在自我述評中寫道:“我人來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終還是個鄉下人,不習慣城市生活,苦苦懷念我家鄉那條沅水和水邊的人們。”1988年5月10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6歲。骨灰葬在故鄉鳳凰城美麗的沱江畔。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內出版了一套12本的《沈從文文集》,還出版了《沈從文傳》,《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先後報道了他的事跡。學者稱他的作品:充滿了鄉土氣息,有非常濃厚的中國傳統特色,是一個只靠自己一大堆作品在國內國外站得住的文學家,一個中國少有的在全世界面前能夠代表中國的文學家。1999年,在二十世紀中文小説一百強的評選中,他的《邊城》排在魯迅《吶喊》之後,名列第二,確屬殊榮。
編輯: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