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富春山居圖》合璧激蕩兩岸民族情懷

時間:2011-06-28 10:36   來源:新華網

  6月1日,觀眾在參觀通過多媒體技術“合璧”後的《富春山居圖》。當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開幕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分藏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係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所作,清初被焚為兩斷,分別稱為《剩山圖》和《無用師卷》。這件書畫珍品360年後首次“合璧”展出成為兩岸關注熱點。 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分隔兩岸60餘年的國畫名作《富春山居圖》2011年6月1日在寶島合璧首展。在萬眾矚目中,這幅見證了兩岸同根、折射著同胞悲歡的不朽畫作,以其歷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蕩起兩岸中華兒女共同的民族情懷。

  1日上午的臺北籠罩在薄薄的霧靄中,以中國宮殿式建築為特色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伴著陽明山,遠觀也如同一幅典型的水墨山水。上午10時,“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這裡拉開帷幕。

  開幕式會場正中央的墻面上,長逾10米的巨幅《富春山居圖》“合璧”模擬圖筆墨清潤,意境簡遠,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呼之欲出。在這“團圓”的幸福時刻,這幅傳世巨作似乎也有了生命,煥發出難以言傳的神采。

  數百位來自兩岸的嘉賓及媒體記者,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為了這一刻,這幅命運多舛的古畫盼了360多年,兩岸同胞也等了半個多世紀,奔走、努力了10多年。

  由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完成于1350年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作。該畫在清初(1650年)不幸因火焚而斷為兩段,經修補後前段稱《剩山圖》,流落民間後於1956年落戶浙江省博物館;後段《無用師卷》一度被清廷收藏,半個多世紀前隨故宮南遷文物一起輾轉來臺,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實現這幅傳世佳作的合璧展示,是兩岸各界人士多年的心願。

  一年多前的3月,溫家寶總理在兩會中外記者會上,表達了讓分藏兩岸的《富春山居圖》早日合成一幅畫的願望,一句“畫是如此,人何以堪”的深情感嘆,讓這幅畫的“團圓”牽動了兩岸同胞的心。今天,總理的心願終於在寶島實現。

  “360年前,富春圖焚斷于火,自此分隔;而60年來,一半存于浙江,一半藏于臺灣,不能相見。今朝圓合展出,這是機緣使然。”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在致辭中説。

  這次“合璧”的意義早已超越書畫藝術範疇,而成為兩岸人民在歷史、文化、民族層面上的一次“心靈相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評價説:這幅畫歷經數百年的滄桑和分離,也經歷了兩岸60年不相往來的沉重歷史。“今天,兩岸走在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上,合璧體現了歷史的機緣,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遠在北京的知名文化學者李道湘此刻也牽掛著這次合璧。他在電話中告訴新華社記者,這幅“死而復生”的名畫在數百年裏飽經滄桑,雖被焚斷卻未被毀,分隔成一圖一卷後仍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其遭遇可以説象徵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體現了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頑強生命力。他特別提到:“沒有今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局勢,也不可能有《富春山居圖》合璧這樣的盛事。”

  簡短熱烈的開幕式後,現場嘉賓和媒體記者共同參觀了合璧名畫。由於《富春山居圖》分成兩截之後已經各自為畫並重新裝裱,因此不可能把它們拼接在一起。館方通過技術上的努力,將兩幅圖卷一起放進一個長逾16米的恒溫、恒濕大展櫃中合展,最大限度地實現了這對“一母同胞”的“團圓”。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年代久遠,畫作的墨跡已有些許黯淡,但絲毫不掩它內在的神韻。一圖一卷神韻相繼、畫意相通、血脈相連。

  而為滿足人們讓殘畫“團圓”的心願,館方獨具巧思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圖卷合璧後的情景再加上新的創造,最後通過3D技術呈現到40米長的電子屏上。

  這幅新媒體作品的創造者——臺灣藝術家林俊廷在現場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我們希望通過現代科技放大原作的魅力,並通過這種方式向偉大的畫家致敬。

  名畫合璧之際,大陸嘉賓向臺灣朋友贈送一幅書法:富春江畔,百里山居,合璧一圖呈秀景;華夏文明,韆鞦血脈,連心兩岸慶良辰。

  專程來臺共襄盛舉的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趙少華説,“山水合璧”折射出中華文化對“圓滿與和諧”的不懈追求。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認為,合展為這幅名畫的“傳奇”更添佳話。對於正不斷加強的兩岸文化交流,他表示“我們將由易而難,累積經驗,一步步推進,這是兩岸義不容辭的責任”。

  記者隨後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紀念品商店裏看到,以“山水合璧”為圖案或元素的各種紀念品如茶杯、滑鼠墊等,已開始成為遊客們搶購的對象。

  從6月2日至9月5日,合璧《富春山居圖》將向公眾開放。(記者 張勇 林甦 傅雙琪)

編輯:趙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