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已經渡過了轉折最艱難的時期,呈現出向上發展的新趨勢。”10月25日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聞世震向中央新聞媒體高層赴遼考察採訪團通報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情況時,對遼寧老工業基地的現狀做出了如上的論斷。
用三個五年計劃 實現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聞世震説,1995年召開的省第八次黨代會上,提出了用十五年時間搞好遼寧老工業基地的調整與改造,從這時起遼寧就拉開了老工業基地調整與改造的序幕。後來又進一步明確,力爭用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分步做好以改革與脫困為主題的上篇文章、以調整與改造為主題的中篇文章、以提高與振興為主題的下篇文章。
2000年,隨著三年改革與脫困目標的實現,我們完成了上篇文章,在‘十五’期間開始做中篇文章。黨的十六大提出支援東北等地區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與改造。遼寧省九屆六中會會,對加快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進一步確定了到201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基本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奮鬥目標。
合理調整佈局 建設兩大基地三大産業
在談到國有企業佈局調整時,聞世震説,目前遼寧共有406戶大型國有企業,而在1994年,遼寧有1400多戶,雖然少了1000多戶,但是,國有資産卻實現了2000多億元的增值。在這方面,遼寧的加工製造、工程運輸、軍事工業在國際國內都有很強的競爭力,體現了遼寧地區的綜合實力和科學技術水準。同時,遼寧在石油、化工、鋼鐵等原材料的生産上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聞世震説,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重點在工業、難點在工業、希望也在工業。我們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揮老優勢,增創新優勢,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將遼寧建成國家乃至世界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業基地,同時要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産業、農産品加工業、現代服務業三大産業,形成具有遼寧優勢和特點的産業格局。
遼寧工人階級為改革開放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聞世震説,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遼寧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和體制性的矛盾充分顯現出來,“錢從哪來”“人往哪去”的問題交織在一起,遼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一批國有企業停産半停産,眾多職工放假離崗。在困難面前,遼寧有220萬工人從國有企業分離出來,他們表現了工人階級的高度覺悟,為政府分憂,遼寧能夠實現改革與脫困,是與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分不開的。
聞世震特別指出,“經濟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他説,遼寧要實現老工業基地的改造與振興,發展教育事業尤為關鍵。遼寧省是教育事業比較發達的省份,要繼續發揮教育優勢,將優秀的人才送出國門深造,有助於實現遼寧省教育與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協調發展。
來源:東北新聞網
編輯:妮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