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歷史文化

時間:2011-04-14 13:02   來源:台灣網綜合

  文明源頭

  于清康熙六年(西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歷史風雲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禹的父親鯀是雄居大河南岸位於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富有平治水土的經驗,在與堯舜鬥爭中失敗。後來,禹在伊洛河一帶,糾正過去以塞為主的錯誤做法,改為以疏導為主,開展新的治水工程。他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陂障洼地的藪澤散流,使肥沃的平原廣野能減少洪水氾濫的災難,散漫的流水又能積到一定的地方。禹平治水土,發展生産,得到群眾支援,博得許多部落首領的擁護,確立了禹王權。為鞏固政權,禹又沿穎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懷遠縣境內),大會夏、夷諸部從多邦國或部落首領,這就是"涂山大會",標誌著夏王朝正式建立。後來,禹的兒子啟在"釣臺之享"大會正式廢除"禪讓制",開始了我國文明時代的歷史。今天,在涂山上還留有相傳建於漢代的禹王廟。

  安徽戲曲 


  黃梅戲:因發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名。又稱“黃梅調”,古稱“採茶戲”。採茶戲,約形成于清康熙中葉,由黃梅人逃水荒帶至皖西南,傳人安慶一帶,首先進入農村燈會,由一醜一旦演唱一些時興小曲。其後,採茶戲在唱燈的基礎上,增添了情節,以一醜一旦表演,或增加一老醜、一生角,是為“三小”階段;最後,採茶戲受到青陽腔(池州調)高腔滾調的影響,變高腔的專用曲調為通用曲調,再將曲牌體的長短句唱詞改為通俗的説唱體,即以七言、十言演唱,通稱“二高腔”。由於青陽腔已講究“板”(拍、節奏)的運用,“二高腔”受説唱體偶句唱詞的影響,遂使其唱腔藝術發展較快,加之改用安慶官話,更帶來了黃梅調聲調的巨變。同時,改變調式,取消“靠腔鑼鼓”和幫腔形式,將冗長的鑼鼓伴奏改為“二、四、六槌”,並改用京鑼,替代原來的大鑼,吸收了部分高腔、徽腔的表演鑼鼓,從而逐漸形成行當唱腔。

  隨著戲曲班社商業性被出增多,從清未開始出現有女演員參加的“陰陽班”。由於男女演員噪音有殊,則更進一步推動其相適應的聲腔變化。又吸收江南民歌小調,賦予唱腔獨特韻味(稱為‘江南路子'),具有深厚、廣泛的群眾基礎。

  自20世紀初興起的諸多職業性班主社,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涌現出一批傑出的演員。黃梅戲班社也從農村走向城市,從而促進了黃梅戲的蓬勃發展。其傳統劇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説。“大本”即正本戲,“小出”謂花腔小戲。花腔戲,大都農村生活小戲,角色多為一醜一旦,或加一小生。代表劇目有《打豬草》、《鬧花燈》等。

  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有了更大的發展,逐漸在全國廣為流傳,甚至飲譽海外,成為我國享有盛名的戲曲大劇種之一。黃梅戲在全國甚至全界都有著廣泛的傳佈,受到中外城鄉廣大觀眾的喜愛。提到黃梅戲藝術,就不能不提起為黃梅戲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一批老藝術家,如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其以嚴鳳英最為突出。至今,人們只要提起黃梅戲,就會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會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嚴鳳英。試想,在今天的中國,有多少人會唱嚴鳳英那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呀!戲曲(尤其是地方戲曲)成了流行歌曲,萬人傳唱,嚴鳳英功不可沒。

  黃梅戲人才不斷涌現,馬蘭、吳瓊、韓再芬、陳小芳、李文、黃宗毅、黃新德、吳亞玲、蔣建國、周源源、周莉、楊俊、張輝、陳小成、胡玉潔、余順、周珊、錢濤、徐君、劉華、俞士偉、沈良學、王淮、孫娟、陳兆舜、劉紅等一大批新人迅速成了舞臺中堅力量。

編輯:石宏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