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
邢臺市簡稱為“邢”,雅號臥牛城,位於河北省南部,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業基地,有3500餘年的建城史,曾歷五朝古都,為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是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鴛水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邢臺是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省級園林城市,也是中國田徑之鄉、中國七夕文化之鄉和中國太陽能建築城。
趙縣
趙縣,古稱趙州,位居省會石家莊市東南40公里處,總面積675平方公里,總人口55萬,轄11個鄉鎮、281個行政村。 縣府駐趙州鎮。漢為平棘縣,晉為趙國,北魏置趙郡,曾為趙州治,隋改為趙州。1913年改為趙縣。縣境位於河北平原,光熱充足,地下水豐富,利於井灌,又有石津渠灌溉之利,農業發達。東部為沙質褐土,適於雪花梨生長。特産雪花梨俗稱象牙梨,個大,皮薄、汁多、含糖分高,成熟後潔白如雪,故名,是河北省大宗出口的優質水果之一。
蔚縣
蔚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東臨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張家口,總面積3220平方公里,轄10鎮12鄉,人口44萬人。交通便利,通迅方便,電力條件優越,是河北省“綜合改革試驗縣”之一,張家口市四個“窗口縣之一”。
蔚縣資源豐富,煤炭儲量24億噸,螢石、澎潤土、大理石、珍珠岩、石灰石等礦産資源也十分豐富,蔚縣又是河北省最大的烤煙、杏扁生産基地。煤炭、化工、電子、機械加工、建材等行業已初具規模,工業門類基本齊全。
蔚縣是河北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蔚縣山青水秀,物華天寶,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旅遊觀光,投資開發,共創美好未來!
定州
定州市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河北省中部,轄13個鎮、9個鄉、3個城區辦事處,507個行政村, 總人口110萬人,總面積1274平方公里。
勤勞智慧的定州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留下豐富的文物古跡。市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有380余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16處。館藏文物1.8萬件,已鑒定出國寶級3件,國家一、二級文物240余件。最為著名的有建於宋代的我國的磚木結構最高的古塔—開元寺塔;建於清代的我國北方唯一保存最好的貢院;建於唐代後經歷代修葺的文廟;體現漢字由篆書向隸書演變過程的帶銘石刻館;具有高超的建築和繪畫藝術的元代大道觀;東魏造像精品如來佛石像;西漢中山王陵雙峰山;宋代靜志寺塔基地宮和凈眾院塔基地宮;東漢中山墓室,是河北省第一座對外開放的、保存完好的東漢大型磚室墓;建於明代的南城門,不失當年雄渾丰姿。還有宋代雪浪齋、東坡雙槐、元代清真寺、已越千年的白果樹、明代八角琉璃井、清代王灝莊園等名勝古跡。
歷史文化悠久。定州古稱中山國,歷代都設州置府,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市內人文薈萃,名勝眾多,孔廟、開元寺塔、考棚、慕容陵、東坡槐、白果樹等八大景觀被列為國家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館藏文物有出土漢代的龍螭銜環谷紋大玉壁、透雕玉座屏和宋代的定窯白釉刻蓮凈瓶為國家級文物精品;商代精美的青銅器、漢代的累絲金辟邪、累絲金羊群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隋代鎏金大銅函、唐代的舍利銀塔、宋代的五鈷銅鈴、鏨花金棺是我國罕見的藝術珍品。
宣化
宣化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北依明長城,南跨桑幹河,腹穿洋河與京包鐵路。經濟以農業為主,金、鐵等礦物質資源豐富。近年工業發展較快,材料試驗機廠生産的試驗機,多次獲部、省科技成果獎。文物古跡有明長城,柏林寺,小白陽古墓群及西陽城遺址等。
宣府城址,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宣化,漢、唐、遼、金、元、明諸朝歷為塞外重鎮。元為宣德府治。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此設宣府左、右前三衛,為京防衛要地。次年,被封於此的谷王下令在土城原址上展築新城,方24里,有7門,並築關城。後"靖難之變"時,谷王遺城還京師,堵塞3門。宣德五年(1430年),在此設萬四門外環甕城設濠塹、吊橋,規制大備,成為明朝九邊中建築最為堅固的鎮城。現城址基本保存,平面呈長方形,城墻總長約12120米,東西2960米,南北3100米,部分城墻保存完好。城墻底寬14米,頂寬5.4米,存高10米,四門舊址仍存。環有甕城、甕城外連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樓,城外設隍塹、護城河、吊橋等。城東部南北軸線上的拱極樓(南門)、鎮朔樓(鼓樓)、清遠樓(鐘樓),宏偉壯觀,把古城點綴得古色古香。
宣化城的佈局儼然為明代北京城之縮本,僅規模較小、門制不同而已。現在城體雖破環嚴重,但土垣基本完好。為全國少有明城之一。已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