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國際-世界華僑華人反獨促統-相關評論
 
  相關評論
 
全球潮起中國熱 華文傳媒冷思考

  時間:2005-09-05 11:16    來源:     
 
    中新社北京九月四日電 題:全球潮起中國熱 華文傳媒冷思考

   中新社記者 李鵬

  對遍佈世界各地的華文傳媒來説,全球“中國熱”是不折不扣的好消息。在向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提交的論文中,華文傳媒的老總大多為機遇而鼓舞,“摩拳擦掌”意欲有所為。不過,也有老總冷靜感慨,華文傳媒雖面臨前所未有之機遇,但困難和挑戰仍如影隨形。

  加拿大《世界日報》多倫多分社社長丁侃對“中國熱”本身進行反思:古語説“樹大招風”,華文傳媒應對有所檢討,報道儘量讓世人知道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永不稱霸的國家,化解世人對“中國崛起”的疑慮。

  美國《僑報》(美西版)總裁謝一寧也表示,在全球“中國熱”的今天,中國必須儘快建立起一套與現代政治和現代文明社會相適應的新聞媒體管理體制和模式,使中國的新聞媒體“航行在航標清晰的河流上”,更好地向世界介紹中國,也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全球出現“中國熱”,的確讓華文媒體感覺“與有榮焉”,並且使其有了新動力,但許多華文傳媒,尤其是海外華文傳媒的生存依然很艱辛。《烏克蘭華商報》社總編輯茍永軍坦言,由於海外媒體遠離本土,有限的讀者人數、狹小的市場空間和有限的經濟實力,大多數海外華文媒體只是“非主流媒體”,發展壯大需要另辟蹊徑。

  菲律賓《世界日報》總主筆侯培水認為,由於本地華文教育式微,報社出現人才荒,缺少記者和編輯,更缺少能夠獨當一面的報人。這種情況在東南亞已經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不獨菲律賓如此。同處東南亞的印尼《呼聲》月刊總編輯程子華也對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表示了擔憂,他抱怨説“華文報刊上經常出現一些很明顯的錯別字,有時連大標題也文理不通,不知所云。”

  因為人員素質和生存環境的問題,部分海外華文傳媒或格調不高,或惡性競爭,其水準難以令人滿意。義大利《歐洲商報》社長兼總編輯楊光就列舉了若干條義大利華文傳媒的現狀——“千篇一律”,習慣模倣跟風,很少開拓創新;“固步自封”,報紙量少質低,不求改進;“粗製濫造”,作坊式經營,製作粗糙;“網路情人”,所有資訊和資料從網路上獲取,把華文傳媒辦成了“網路大眾情人”等。

  儘管一些海外華文傳媒依然面臨生存危機,但正如美國休斯頓《華夏時報》社長于建一所言“我們知道在海外辦報沒有坦途,但仍然做了這個選擇。我們有過創業的困境,遇到過簡體字版初期發行中的困難,但我們在競爭中摸著石頭過河,經受了挑戰。”

  “海外華文媒體流傳著一句笑話,恨誰就鼓動誰去辦報,讓他傾家蕩産。” 于建一在他的論文中寫道:“沒有誰來鼓動,我們自己穿上了紅舞鞋。”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