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為了黨的革命工作,滿腔熱血的他不惜和父親斷絕關係;三十而立之後,為了臺山的文史工作,他抱病在2年內完成了32萬字的《臺山縣誌》;年將70時,他成了“詩歌發燒友”,花了10年功夫在臺山廣海鎮的“石窟口”,創造了2平方公里的石刻詩林……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玩”成“發燒”的程度,而他的心態卻永遠像個孩童般天真爛漫。
2003年元宵,陳中美在金山詩藝會上吟誦
陳中美作品
在採訪陳老之前,“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會長劉荒田老師給我發來一封電郵,稱陳老特意為採訪事宜給他寫了一封信,意思是他十分歡迎我的採訪,但他不能主動打電話給我,因為他覺得主動要我採訪他,就有圖虛名之嫌,違背了他做人的一貫原則。這讓我對陳老有了個初步印象:個性剛直而有原則。 電話裏,81歲高齡的陳老,聲音顯得有些滄桑和顫抖,普通話雖然不算流利,但記憶力卻出奇的好,回憶起自己一生的種種情節時,他總是能説出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在第一次採訪中,我們閒聊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因為時間太晚了,所以我們決定再約時間採訪。在約好的時間裏,由於我有事外出,陳老撥不通我的手機,陳老便不厭其煩地再三打辦公室的電話找我。這是陳老給我的第二印象:做事認真。
投筆從戎 不惜斷絕父子關係
陳中美原名陳庭鉅,1924年8月1日出生於臺山三合大澤村,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三,因此人稱“三叔”。對於自己的生平,他在《臺山小文人傳》中有自述:“為人頗奇特:青年好讀古人詩,能吟舊體詩;出身工商業者之家,卻愛勞動,愛農村,有隱士風;經過抗日戰爭之後,愛國愛人民心熱,乃劇變成志士,尋求革命之道,就學于香港中國新聞學院”。 電話裏陳老告訴我,他高中畢業後,去香港新聞學院讀了6個月的書。在那裏,他認識了臺山遊擊隊的領導幹部。在該幹部的啟發下,陳老回臺山後就加入到當時的臺山遊擊隊裏。解放戰爭時期,臺山各地的革命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從小受到古代“忠臣義士”影響的陳中美堅決表示“縱然書生也心雄;不甘神州淪敵手,終當投筆起從戎”。 為了黨的革命工作,陳老在母親下葬後5天就離開妻子去參加了濱海遊擊隊。為了進一步發展遊擊隊,他和家人斷絕了關係,“逼”得他父親登報聲明和他分家,而妻子則賣掉金首飾給他買手槍。 在兩個月內,他就把大澤村建成為老區聯安與附城基地嶺背之間的新據點,接著,24歲的他便創造了“參隊3個月就入黨”的奇跡。更驚險的是,他在白略村學校深夜起來發現敵情,在敵軍將要衝進來的危急關頭,他開槍擊敵為武工組長及全體組員“殺”一條出路。
2年抱病完成32萬字《臺山縣誌》
解放戰爭結束了,陳老的英雄故事也告一段落。解放後,陳老開始“棄武從文”,轉向文字工作。1953年,他在《臺山報》任副刊編輯。上世紀60年代,陳老兼任《臺山縣誌》主筆,抱病在短短2年內完成32萬字的《臺山縣誌》,為臺山立了一大功。“文革”後,他繼續走遍臺山各地採訪台山革命史料,寫出了《臺山革命史稿》與《林基路烈士傳》。 1980年,為了給3個兒女踢開一條生計之路,已經56歲的陳中美在美國的兄弟的幫助下,攜妻子移民到美國加州。在美國,他先後在農場裏做過兩個月的農民、在餐館裏做了半年的洗碗工、在餅廠裏做了一年的制餅工,而妻子則在製衣廠裏打工。 “夫上夜班妻日班,大床辛苦少空閒,事事負起還鄉夢。”大部分來美國打拼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而對於步入中老年的陳老來説,“美國夢”充滿了艱辛和思鄉之苦。一年多後,夫妻倆才好不容易攢了點錢,把兒女們接到了美國。 後來,擅長寫作的陳老在舊金山《時代報》任編輯,並改名陳中美,意思是前半生在中國奮鬥,後半生在美國奮進。他忘不了故鄉,把自己著作中的臺山故事、臺山人物等都發表于自己所編的副刊,成了在海外用文字宣傳臺山最多的一個人。他熱愛家鄉,58歲時,他把所編四年多的時代報副刊作品全部帶回故鄉展出,取名為“一千張愛國愛鄉證”。
“詩歌發燒友”10年完成“石窟詩林”
在美國華文文壇裏,多數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陳中美“玩”詩歌到了最“發燒”的程度。用陳老自己的話來説便是:“我並不是老來無聊才開始寫詩歌的,早在七八歲時,我就對詩歌情有獨鍾。” 在美國退休之後,他有了更多的時間。1993年,他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詩人一起,回到臺山廣海一個叫“石窟口”的地方,找到一個石林,請工人在2平方公里範圍的石壁上刻上166篇文學作品,其中有88名詩人的作品,32名書畫家的作品,作者包括臺山及廣東各地的,詩人們把這個獨特的“石林”命名為“石窟詩林”。 在採訪中,我發現陳老並不是一個富有的華僑,相反,他在很多人眼裏是一個貧僑。為了“石窟詩林”,他每年都要回國一兩次;“石窟詩林”費時10年,耗資2.5萬美元,其中陳老資助了1萬美元。 在臺城,他蓋了一間別墅,並命名為“明彩園玉衡樓”。每次回鄉時,他都樂此不疲地邀開“明彩園咏詩會”,召集臺山的詩人來到家中開詩歌朗誦大會,並把他們的詩篇收集出版,至今已出版了11集。他還把這咏詩會從臺山擴展到美國舊金山,在家裏也邀集老鄉來咏詩,並收集入詩刊,實現了臺山詩歌海內外的交流。(來源:江門日報)
(責任編輯: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