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2007年臺海局勢愈加錯綜複雜。陳水扁糾集島內“臺獨”勢力,打著“臺灣主體性”的幌子,變本加厲地搞“去中國化”,更圖謀通過所謂“憲政改造”,把“臺灣法理獨立”的活動推向實質階段。種種跡象表明,陳水扁已經橫下一條心,打算鋌而走險,挑戰和破壞兩岸關係,製造新一波的臺海危機。因此,遏制“臺獨”仍然是當前海內外同胞的首要任務,而制止“法理臺獨”則是重中之重。
必須看到,儘管臺灣當局領導人謀求“法理臺獨”活動升級,兩岸關係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但除少數“臺獨”分子外,兩岸絕大多數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都希望維持臺海局勢和平穩定,維持兩岸關係現狀仍然是臺灣民意主流,爭取臺海和平穩定、謀求兩岸合作發展、實現互惠雙贏是兩岸同胞的普遍願望,這是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最基本因素。因此,團結廣大臺灣同胞,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的凝聚力,已然成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
發揮中華文化整合功能
兩岸同胞的凝聚力,是兩岸同胞之間的吸引力和黏合力。它建立在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認同和發展兩岸共同文化的理念基礎上,集中表現為兩岸同胞為實現中華民族團結振興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而一致奮鬥的合作行為。“八項主張”第六點明確宣示:“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兩岸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祖國大陸的積極推動下,兩岸關係呈現由完全隔絕到緩和交流的良性互動局面,兩岸團體和人員往來日趨熱絡,臺商投資大陸和兩岸經貿不斷擴大,兩岸出版、文藝、文物、書畫、影視、藝術、歷史、法律、醫學、教育、新聞、體育、民俗、宗教等文化交流日益加強,交流品位提升,呈現活躍勢頭,維護了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增進了兩岸同胞感情,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
然而,由於臺灣當局以“臺灣主權觀念”對抗祖國大陸的“一國兩制”;在“臺灣主體意識”下拓展“臺獨”的社會基礎;欲借“憲改”實現“法理臺獨”;強調“根留臺灣”以遏制臺商投資大陸勢頭;製造“去中國化”以割斷兩岸文化臍帶……凡此種種在島內民眾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國國家發展和中華民族振興的客觀要求。不管臺灣問題最終如何解決,兩岸同胞的凝聚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凝聚力植根于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華文化與民族凝聚力密不可分。應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增強兩岸同胞凝聚力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中華文化的整合和情結功能,突出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把它輻射到兩岸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