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  >   最新消息  >   正文

亞信機制的前世今生

2014年05月20日 23:3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992年10月,紐約哈得孫河畔,秋風乍起,波詭雲密。當時,蘇聯解體不到一年,冷戰的陰雲尚未散盡,動蕩不安仍籠罩著地球。在第47屆聯合國大會的講臺上,正值盛年的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鄭重呼籲:建立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共同維護亞洲和平與安全。一時間,會場雷動,應者雲集。

   從原蘇聯一路走過來的納扎爾巴耶夫,對“信任”和“安全”有著常人體會不到的特殊感受。蘇聯時期,蘇軍曾在位於哈薩克境內的中蘇邊境囤積重兵,地區緊張氣氛曾持續多年,納扎爾巴耶夫為此深深感到不安。哈薩克獨立之後,中哈兩國很快展開邊界談判並達成一致,武裝對峙徹底成為歷史。納扎爾巴耶夫曾親口告訴記者:“兩國的邊界終於成為友好和貿易的地界”。

   國土面積相當於7個雲南省或者15個廣東省的哈薩克,是中亞地區幅員最為遼闊的國家,也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成員。當年,作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它曾在美蘇全球爭霸的地緣安全漩渦裏苦苦掙扎。今天,它所在的中亞地區仍被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所困擾。獨立以來,哈薩克集精兵出重拳,同“三股勢力”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亞信會議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哈薩克同本地區國家不斷深化雙邊和多邊合作,堅決打擊非法勢力,維護社會秩序,為鞏固地區安全、保障穩定發展和持續改善民生做出重要貢獻。

   亞信從初建到今天,全球和亞洲安全形勢已發生深刻變化。冷戰的歲月早已遠去,但冷戰意識在國際舞臺上仍時有閃現,地區衝突、教派紛爭、資源爭奪此起彼伏,各種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亞洲安全如何保障?作為今後兩年的亞信主席國,中國應推動哪些理念和措施,維護亞洲和平,共築亞洲安全?

   亞洲安全理應由亞洲人主導。增強亞洲意識,提高亞洲責任,倡導亞洲方式,是推動亞洲安全建設的重要內涵。亞洲是全球最具潛力和活力的地區,但也是安全形勢最為複雜的地區。亞信20多個成員國國情各不相同,宗教信仰眾多,地理跨度較大,治國理念千差萬別,有的國家之間甚至兵戎相見。然而,一條共同的紐帶將它們串聯到一起,讓大家得以齊聚于亞信的平臺上,力求消弭分歧,共謀發展。這條紐帶,就是對安全環境的期待和對繁榮富足的渴望。

   但是,如果缺乏高瞻遠矚的安全理念、包容共生的氣度胸襟和利益與共的責任意識,任何真誠美好的願望都將脆弱不堪。基於對亞洲安全格局區塊化和碎片化的認識,以及對亞洲地緣文化與政治格局多元化的了解,中國以創新思維提出了“亞洲新安全觀”,強調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續安全,鼓勵亞洲各國在加強對話、增進了解、相互體諒、深化合作的基礎上實現共同發展,而安全將是這一進程自然而然的産物。

   哈薩克諺語雲: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團結上。中國也有一句古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加強交流,求同存異,坦誠相待,團結協作,方能成就偉業。各國應以共存共生的大局為念,著眼長遠,冰釋前嫌,打造亞洲安全與發展新格局。

   2014,中國接過亞信的接力棒,任重道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東方大國,中國維護亞洲安全責無旁貸。在亞信上海峰會上,中國正由亞洲安全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向“直接推動者”進行角色轉換。

   可以期待,中國將發揚東方智慧,秉承亞洲精神,維護國際公平,在亞信框架內不斷擴大政治互信,倡導多邊主義,尊重多樣文明,促進共同發展,以團結之力、合作之力和集體之力,與地區各國共同肩負起捍衛和平、共創繁榮的歷史使命。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