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九大回聲|專家談】新時代行動指南引領中國闊步前行

2017年10月20日 20:20:00來源:央視網

  特約專家戴立興

  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問題,其實質是對國情的認識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斷無疑是十九大報告的最大亮點,必將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到巨大指導作用。

  在論述新時代的特點時,習近平總書記將其定義為“三個意味著”、“五個時代”。“三個意味著”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表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在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成就,表明瞭共産主義、社會主義的真理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展現了中國共産黨的高度自信。

  “五個時代”包括的內容非常豐富,回答的是我們要走什麼樣的道路、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要做出什麼樣的貢獻等問題。在這樣的新時代,必須要有新的作為。

  ——新時代必須堅持以新的思想為指導。“新時代”應該有“新理論”。這個新理論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有兩次“飛躍”。第一次“飛躍”産生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則産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次飛躍,分別回答了中國為什麼要革命、為誰革命、靠誰來革命、怎樣進行革命等重大問題;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又一次“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回答的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問題。中國現在站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最前沿,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並不斷將其發展。

  ——新時代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前提是需要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有準確把握。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現在,中國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美好生活”不僅包括吃飽穿暖等“物質”需求,還有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非物質”的需求。當前,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總體上顯著提高,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在此基礎上,我們圍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強調三點:其一,堅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現在談發展,除了經濟領域,還拓展到了社會等領域。其二,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在新的形勢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其三,堅持基本路線要做好意識形態工作,要進行必要的輿論鬥爭,要有鑒別能力。近幾年,一些社會思潮不斷衝擊黨的基本路線,衝擊黨的領導和以四項基本原則為核心的底線。所以,必須要以意識形態工作為保證,必須要有意識形態的鑒別能力。

  ——新時代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十九大報告提出:“沒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一方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加強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要實現制度化、規範化。要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另一方面,要全面從嚴治黨。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堅持的一條根本原則就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十八大以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切實落到了實處,真真切切見到了成效,而且被賦予鮮明特色;十八大以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不是停留在文字語言中和上傳下達的口號裏,而是真的下足了力、用足了勁,主觀努力不懈,主體追求強烈;十八大以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一系列舉措讓人振奮、叫人喝彩,人們從中感受到力量,增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並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稱讚。

  (作者戴立興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建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