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厚濤:“兩岸一家親”理念為兩岸關係注入源頭活水
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還將産生重要的外溢效應。兩岸同胞在彼此往來和溝通交流中,將會“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將會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兩岸本來就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一家人,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
“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持續推進和兩岸各項交流的不斷深化,還將對蔡英文當局構成巨大的民意壓力。目前蔡英文當局在意識形態等多種因素的驅動下,在兩岸政策上始終固步自封,既不敢否認“九二共識”,又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對於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性問題始終不願正面表態,這也使得兩岸制度化聯繫溝通機制被迫中斷。但兩岸民間交流的日益熱絡,無疑將與目前兩岸政治關係僵局形成鮮明對比。兩相反差,蔡英文當局在兩岸政策上的保守性和頑固性將進一步凸顯,其只顧一己私利、只顧民進黨意識形態而不顧島內兩千多萬民眾福祉利益的做法,也將被島內民眾識破面目。如此一來,勢將對蔡英文當局形成巨大的民意壓力。
再次,“兩岸一家親”理念將推動兩岸同胞攜手並進,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由此可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不僅僅是大陸同胞的歷史責任,也是廣大臺灣同胞應有的歷史擔當。“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只有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奮進,才有可能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與以往歷次報告相比,習近平總書記更加強調祖國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而且通篇閱讀十九大報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為強調的核心內容之一,對於臺灣問題的論述也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框架下完成的。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在涉臺內容的最後部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想”,“只要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夠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表述頗具畫龍點睛意味,既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使命的再度確認,也是對廣大臺灣同胞和港澳同胞的深切呼籲。期待著在“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指導下,兩岸同胞可以順勢而為,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更多成果,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結語:
“兩岸一家親”是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理念,也是未來大陸對臺工作的重要政策指南,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新的源頭活水。“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可以有效地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連接,減少彼此之間因為各種歷史因素造成的誤解和隔閡。更重要的是,“兩岸一家親”背後的核心意涵乃是“兩岸同屬一中”,因而“兩岸一家親”理念的不斷深化,將有助於進一步增進廣大臺灣同胞對祖國的家國情懷,糾正他們因為“臺獨”毒害而出現的身份認同危機。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兩岸統一乃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在“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指引下,相信兩岸同胞可以攜起手來,共同為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而奮鬥。(作者:鐘厚濤,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