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習近平訪拉美四國  >   最新報道  >   正文

習近平:謀劃金磚國家發展未來 堅定公眾信心

2014年07月15日 08:5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習近平接受拉美四國媒體聯合採訪

  世界命運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

  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受了巴西《經濟價值報》、阿根廷《國民報》、委內瑞拉國家通訊社、古巴拉丁美洲通訊社的聯合採訪。

  關於金磚國家合作,習近平指出,金磚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協調合作、共同成長,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有利於世界經濟更加平衡、全球治理更加有效、國際關係更加民主。我期待福塔萊薩會晤深化合作、體現包容、傳遞信心。深化合作,就是要從戰略上謀劃金磚國家未來發展,規劃新的合作願景,挖掘新的合作動力,使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更加完善、政策協調更加成熟、務實合作更加深入。體現包容,就是要對內互學互鑒、取長補短,對外擴大開放、追求共贏。金磚國家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應該也能夠成為金磚國家優勢互補、實現包容性合作的重要動力。傳遞信心,就是要堅定對金磚國家團結互信的信心,堅定對金磚國家發展前景的信心,堅定市場和公眾對金磚國家經濟的信心。只要金磚國家增進政治互信,凝聚戰略共識,發出更多聲音,提出更多方案,就能夠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更多正能量。

  關於中國同巴西關係,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巴建交40週年,中巴政治和戰略互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準,務實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中方願意同巴方一道,堅持將對方視為重要合作夥伴,堅持互利共贏原則,不斷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更好促進兩國經濟社會發展。

  關於中國同阿根廷關係,習近平表示,中阿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平等互利的好夥伴。雙方各領域合作富有成效。我期待著同克裏斯蒂娜總統就中阿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規劃雙邊關係發展藍圖,密切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中阿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

  關於中國同委內瑞拉關係,習近平強調,中委建交以來,特別是兩國建立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中委關係全面持續快速發展。中方願意同委方攜手合作,以兩國建交40週年為契機,提高雙邊關係水準,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推動兩國關係在新形勢下得到更大發展。

  關於中國同古巴關係,習近平表示,中古兩國在建設本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攜手並進,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援。當前,兩國都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應該抓住機遇,共謀發展。相信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兩國高水準的政治關係將轉化為豐碩的務實合作成果。

  關於中國同拉美關係,習近平強調,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拉關係,願意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一道努力,用好中國—拉共體論壇這一平臺,開展廣泛領域的對話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為維護中拉雙方共同利益,推動南南合作,共同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關於國際關係民主化,習近平指出,當前,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中國堅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致力於推動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我們主張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世界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應該共同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

  習近平介紹了中國改革發展情況、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及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現代化,這是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需要付出十分艱苦的努力。中國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我們堅持立足本國國情,堅持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今後,我們還將堅持用改革的辦法來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確定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國內深化改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正確義利觀,將更好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更加積極有為地參與國際事務,致力於推動完善國際治理體系,積極推動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更多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