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省城有寬敞舒適的住房,卻選擇了小崗那間十幾平米的陋室;他有溫馨幸福的小家,卻選擇了小崗那個偏窮亂散的大家;他有年過九旬的老母待他盡孝頤養,卻選擇了小崗那些亟需幫助的孤寡老疾;他有充分的理由和機會離開回城,卻選擇了留在小崗再幹下去……是什麼樣的情懷,讓他做出了這樣的抉擇?
在盡孝與盡忠之間,他選擇了盡忠
“乖乖,去了要把老百姓搞好,要聽黨的話!”
“老天把我收上去,用我的命把這孩子換回來可好!”
沈浩是個孝子,他的手機螢幕上,每天挂著母親的照片。父親去世早,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把兄弟姐妹拉扯大,供沈浩唸書。“每個星期回家,母親都早早準備好美味的飯菜。至於家中的難事,從不向兒提半字,恐怕影響了兒子的學習……將來立業之日,要給母親物質和精神的幸福,讓老人真正有個快樂幸福的晚年。”1982年讀高中的沈浩,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到小崗村任職後,一兩個月都難回家一趟,妻子每天工作繁忙,沈浩只得把90多歲體弱多病的母親,送回蕭縣老家,託付給哥哥沈明儒照顧。2004年5月1日,哥哥到合肥接母親。臨上車的時候,沈浩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面前:“老娘,兒子聽從組織安排,到小崗工作了,不能回來好好照顧您,等我任職期滿再來孝敬您。”説完,給老娘磕了一個響頭。抬起頭時,已是一臉淚水。老娘依依不捨地撫摸著沈浩的頭:“乖乖,去了要把老百姓搞好,要聽黨的話!”
沈浩把對老娘的一片孝心,帶給了小崗村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大包乾”帶頭人關友章的遺孀毛鳳英老大娘病得較重,沈浩得知,把她送到醫院,找到院長親口交代:“老人家不容易,你儘管給她治療,賬我來結。”
困難戶韓德國的孫子剛出世,母乳不夠,家裏又買不起奶粉,孩子整天哇哇亂哭。沈浩知道後,從自己口袋裏掏出1000塊,給他們家送了過去。
50多歲的關友林全家6口人,有4個智障。沈浩在走訪時,發現關友林的兒子衣裳單薄,哆哆嗦嗦,立刻把身上的棉衣脫下來給他套上。折身回去,又把自己的被子抱來給他。
2006年,65歲的五保戶韓慶江哮喘病突然發作,沈浩及時把他送去醫院搶救,老韓在醫院住了38天,沈浩用身上所有的錢幫他交了住院費。病治好後,又安排他在小崗鋼構廠當門衛,一個月能掙500多元。老韓逢人就感嘆:“我能有今天,多虧了沈書記!”
86歲的邱世蘭大娘的拐杖“劈”掉了,一不小心就會摔著,沈浩看到了,記在了心頭。到合肥出差時,特意買了根新的拐杖,送給了老人。“親生的兒子心也沒這麼細呀!”
兩個春節沒回家過年了。2007年底,沈浩因公去了趟合肥,才知道老母親生病住院一個多星期了。來到病床前,沈浩拉著老娘枯瘦的雙手,心中愧疚不已。母親望著沈浩黑瘦的臉龐,心疼地念叨:“乖乖黑了,乖乖瘦了。”
大年三十,沈浩早早準備趕回合肥和家人團圓,邱世蘭大娘堵在了門前。老太太拉著沈浩的手,非要請他吃年飯。“我可是第一次請村幹部吃飯,不吃就是瞧不起我!”沈浩不能辜負大娘的心意,陪她一起吃年飯,直到晚上9點才趕回合肥。
聽到沈浩去世的消息,邱世蘭老人抹著眼淚,攥著手中的拐杖泣不成聲:“我老了沒用了,老天把我收上去,用我的命把這孩子換回來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