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從最初的清明節氣到如今的清明節,經歷了從自然到人文、從物質到精神的發展嬗變,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從節氣到節日
北京師範大學博導、民俗典籍文學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蕭放教授告訴記者,傳承至今的民俗節日中,唯有清明是以節氣兼節日的民俗大節。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作為時令的標誌,時間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春分後十五日,也就是西曆的四月五日前後。農業是傳統中國民生的主業,人們十分看重清明在年度生産週期中的自然時序位置。清明是播種與準備養蠶的季節,諺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日是在唐宋之後,它走了與傳統節日生成的不同路線。古代節日一般依據節氣時令,但脫離節氣時間點,另外生成民俗節日,比如立春到春節、夏至到端午節走的就是這一路徑。“但清明卻沒有沿用這一文化習慣,它將古代寒食節俗收歸到自己名下,與此同時清明也改變了自身性質。”蕭放説,“清明在唐宋後具有時令與節日的雙重意義,並且其節俗意義日漸增強。四時八節中,清明出現較晚,影響卻相當突出,緣何如此,耐人尋味。”
清明雖然出現得晚,但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蕭放解釋,中國向來十分重視祭祀祖先,但上古並無墓祭的禮俗,祭祀都在宗廟裏進行。時至春秋戰國時期,墓祭風氣才漸濃。但此時,這種習俗似乎還限于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祭墓風俗才擴大到整個社會。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日的相連,在唐朝已將寒食清明並稱——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詩中描寫寒食情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至此,清明不僅從寒食中分擔了祭墓的功能,同時它也將一些原本屬於寒食節日的遊戲娛樂置於自己名下,如蹴鞠、鞦韆是寒食的著名節俗,這時也已成為清明的娛樂。
蕭放進一步説明,到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對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為寒食特有之外,清明已承擔了許多原屬於寒食的節俗功能。清明也由原來的節氣日演變為重要的民俗節日。明清時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節除春節外唯有清明瞭。
從自然到人文
“人為萬物之靈長,親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在與自然密切交流中,人們又感知到生命的發生與死亡是一個相依相存、相接相續的自然過程。生命的軀體可以生死,生命的力量卻不息永生,由此人們在自然的春天感念著亡故的祖先,以追悼紀念的儀式召喚著生命的力量。”蕭放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著自己對清明節的認知。
農業社會強調人們之間的宗法關係與生死相依,祖先崇拜是農業宗法社會的主要信仰與精神支柱。在自然春天到來的季節,人們舉行隆重的春祭儀式,對祖先亡靈禮敬紀念,“慎終追遠”。伴隨著庶民社會的成長,清明在唐宋以後,人文意蘊凸顯。
正如著名人文學者、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節慶委員會主任李漢秋教授所説,紀念先人同時也是希望後人不忘自己、紀念自己,這種意念也就會激勵自己,提升生命價值,延伸精神生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因此,人們通過清明節的緬懷,獲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傳承。由此可以説,清明是民眾思親情感的釋放日,也是生命倫理的教育日。
蕭放解釋説,人們在清明時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的功德,實際上是一次生命倫理的教育,同時也是與祖先對話的機會。人們在祭祀儀式中,實現了家族歷史與精神遺産的正向互動,促成家族子孫在日常生活中對道德操守的堅持與對俗規國法的遵守。
另一方面,清明是強固血親根脈的重要節日。李漢秋認為:歷史可以傳承人類的生命資訊,但國史和方志容量都有限,傳統的家譜經過改造是個容量很大的載體,可以滿足每家每戶的需要,可以記載每個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後代,藉以激勵生人,教育子孫。因此,“清明節正是進行家庭文化建設的契機。人們可以把個體生命置於祖輩代代相傳的生命長鏈之中,作為長鏈的一環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頓。”
蕭放則表示,祖先墓地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情感之結,在傳統社會裏,人們無論走到哪,都牽掛著鄉里廬墓。清明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人們一方面感念祖先親人的恩惠,同時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顯示後代的興旺。
而這種根脈意識進而發展為對國家的牽掛,中國子民難忘故土的情緣至今依然。時至今日,祭祖仍為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時節,不僅環居祖墓的親人要上墳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臺同胞同樣紛紛趕回祖籍,祭奠祖靈。而陜西橋山黃帝陵、軒轅廟作為中華民族的祭祀地,每當清明時節,民族親情都在這裡匯集、凝聚,從虔誠拜叩的肢體語言中,我們能讀出“血濃于水”的民族情緣。
兩位專家還不約而同地強調,清明是悼亡節,更是重生節,傳統清明節的主題是祭祀祖先與郊遊踏青。自然節氣引發人們的人文情懷,人們禮敬祖先,重溫歷史。同時,人們也借掃墓傳統,郊外踏青,放風箏、盪鞦千,親近自然。自然與人文在中國人的時間生活中融匯並流,人們的情感、歷史觀念、自然倫理與社會倫理都能在節日中得到相應的滿足與表達,這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生命動力所在。
從物質到精神
李漢秋指出,我國傳統節日,絕大部分都是:感自然節律而設,孕人文精神而豐。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節律,順天應時而設。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豐富起來。清明節“慎終追遠”的人文內涵就是這種發展歷程最好的注解。
他説:“生命是從哪來的?在中國人的觀念裏,不是上帝賜給的,是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從自己開始一代一代追尋上去,所謂“慎終追遠”,也就是追本溯源,尋根問祖,認祖歸宗。“這就是尋根意識。”他説。
“中華民族特別尊重祖宗、祖先,這就是敬祖意識,祖先崇拜。中國人把人生價值歸結為光宗耀祖,不辱沒自己的祖先,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這種以血緣親情為根基生發出來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與生命意識綁在一起的感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種意識,積澱成中華文化,得到不斷強化。”他説,“中華文化是倫理型的文化,最重人倫道德,由文化熏陶,形成中華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鑄成中國心,中華魂。無論走到天涯海角異國他鄉,永遠保持著中國心,永遠是中華兒女。大家同根同源同宗同祖同種同文。”
李漢秋特別解釋説,這種“慎終追遠”並不僅僅是對小家庭祖先的追憶,也是對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始祖的感念。
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追本溯源,一代代追溯上去,文明的始祖以黃帝為最重要的代表。祭祀黃帝表達了中華兒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尋根追祖的文化認同。今天,黃帝是一個共同文化的旗幟,民族凝聚力的標誌。祭祀黃帝,是中華兒女一方面向自己的祖宗宣示;一方面也是激勵自己:要光大中華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本報記者 李 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