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國寺
|
玉佛寺
|
玉佛苑位於鞍山市區東部,佔地21960平方米,建成于1996年。主體建築玉佛寺高33米麵寬66米,進深58米,富麗堂皇。由重260多噸岫岩“玉石王雕刻而成的玉佛置於大殿之中,佛高5.213米,充滿神韻,為世界第一大玉佛,.1997年榮膺世界吉尼斯之最。
大廣濟寺
|
大廣濟寺座落在錦州市古塔區城內北街。始建於遼代,後歷經兵火,多次重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竣工。全寺建築呈長方形,南北長84米,東西寬44米,有大廣濟寺、關帝殿、天王殿、碑亭、配殿等建築。前殿為天王殿,為單檐歇山式大木架結構。前殿北階下東西兩側各有一碑亭,有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捐款提名碑記。中殿關帝殿,也是大木架結構,臺基石質須彌座,原有石欄已毀。後殿為寺的正殿,建築最為精美。
惠寧寺
|
惠寧寺屬臧傳佛教中的喇嘛廟。該寺位於遼寧省北票市城東南十五公里處的下俯蒙古營鄉下府村。這是一座規模宏偉、建築秀麗、金碧輝煌、風格獨特的清代建築群。該寺座北朝南,南面波濤洶湧的大淩河,東臨川流不息的看牦牛河,西傍是潺潺如帶的涼水河,北靠綿延起伏的端木塔北山,這是一塊前有黑峰(山名)照,後有端山靠的風水寶地。惠寧寺內鐘鼓樓對峙,雙旗桿對應,蒼松翠柏、鬱鬱蔥蔥、鵲噪花艷、古色古香、松濤樂韻、高僧誦經,是遼西大地上的一棵明珠。
北鎮廟
|
北鎮廟是北方鎮山醫巫閭山的山神廟。醫巫閭山隋代時期被封為“廣寧公”,遼、金兩代封被為 “廣寧王”,元代加封“貞德廣寧王”,明初改封“北鎮醫巫閭山之神”。據歷史文獻記載,從隋代開始,各鎮山“就山立祠”,建廟設主,春秋祭祀。北鎮廟始建於金代,明清兩代加以重修和擴建,現存建築保持著明清兩代的風格。
北鎮廟的建築依山勢排列,由南向北層層升起,主要建築均位於中軸線上,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廟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樓式牌坊,兩旁各立有一石獸。拾級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門,門額下中刻“北鎮廟”三字。進入山門登上二十級臺階為神馬殿,殿內塑有兩匹馬和兩個馬童,為山神行走時的坐騎及隨從。過神馬殿,往北是一個高大的月臺,繞以雕工精細的石欄杆,主要建築都在月臺之上。
從南向北依次為禦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後殿。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式大木架結構,上蓋綠瓦雕梁畫棟,古樸典雅,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殿內北部中央的神壇上供有一尊“北鎮山神”,東西兩側的墻壁上繪有明代開國元勳32人的畫像。後殿是山神夫婦的內宅,規模僅次於正殿,殿內有山神夫婦及童男童女塑像。 北鎮廟西北角有一塊狀如屏風的天然巨石,名為“翠石屏”,石下有一小孔,據説人從此孔鑽過,可以終生不腰疼。清乾隆皇帝封其為閭山八景之一,併為其題詩作賦。
北鎮自建成廟以來,歷年帝都在此設祭,祈求神靈保祐。廟內留下自元代以來的告祭碑、修廟碑記、題咏刻石共計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史料。
佑順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