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
|
福陵
|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陵寢,因坐落在瀋陽市東北11公里處。故又稱東陵。 努爾哈赤是滿族人,姓愛新覺羅,受明冊封為女真族(滿族前身)建州部首領,後來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稱後金)政權。他精通漢蒙文字,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頗有建樹,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滿族的民族英雄,死後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極建立清政權後,他被追尊為清太祖。
福陵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竣工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經康熙、乾隆兩帝增建,方具今日規模。此陵面傍渾河,背依天柱山,水繞山環,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佈局雖與昭陵如出一轍,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
坡上,故形成兩大特點。第一,晉謁此陵時,由正紅門到碑樓,須登108級石臺階。第二,建築物隨坡勢起伏而顯得更加錯落有致、高大雄偉。
東京陵
|
東京陵位於遼陽城東3.5公里的陽魯山(即岩壚山轉音)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遼陽後,于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所建。規模較小,只有繚墻、山門和碑亭等。定陵之初,曾有景祖、顯祖、孝慈皇后及繼妃富氏、皇伯、皇叔、皇弟、皇子諸墓由新賓赫圖阿拉遷於此。順治八年(1615年),景、顯二祖等陵移回新賓永陵。現在這裡只有努爾哈赤的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大爾差四人墓。東京陵營建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現有陵園建築仍保持清初原貌。
永陵
|
永陵,滿語稱"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氏族的祖陵。遊撫順不能不遊新賓,遊新賓不能不遊永陵。這不僅因為這裡埋葬著"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興祖直皇帝"福滿"景祖翼皇帝"覺昌安、"顯祖宣皇帝"塔克世等"四帝""四後",還因為這裡的一切都閃爍著蒼茫的,令人神往的歷史光照。
那群山拱衛、眾水朝宗、沃野平疇、草木蔥郁的環宇,更加襯托啟運山宛如一條探頭藏尾的巨龍,橫臥于陵寢身後,臨河而駐,俯者飲汝。波光瀲艷的蘇子河、草倉河如同兩條銀色飄帶,鑲嵌于陵區,格外秀美。金瓦紅墻交相輝映的永陵陵寢與美妙的大自然共同構成一幅巨大而神奇的圖畫。 陵園前後由三進院落組成。陵門曰正紅門,三間,每間上有對開朱紅木柵欄門扇。這充分展示了滿族先民樹柵木為城寨的古樸習俗。
走進陵門,撲入你眼簾的是神道兩側的四座碑亭。沿著神道,穿過碑亭,便徑直來到了啟運門。啟運門位居方城正中,殿堂高矗,每扇門上九九八十一個金釘,顯示了皇帝貴族的地位。大殿金漆彩畫,雄偉壯觀,四祖神牌,陳設高臺。東西配殿,拱衛本侍。繞過啟運殿便是寶城,俗稱"月牙城"或"墳院"。 "興祖"寶頂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數十丈,蔭庇數畝,枝幹潔屈,狀若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