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阜新市

時間:2012-05-23 16:30   來源:遼寧省政府網

  【自然概況】

  阜新地處遼寧西部,與省會瀋陽市直線距離147.5公里,往南經錦州可直下京、津,東達瀋陽及遼東沿海開放城市。錦阜高速公路已經通車。市名源於“物阜民豐,煥然一新”之意。轄2縣、5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國家農業高科技園區。總面積1.0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92.8萬人。農民每人平均佔有耕地面積4.56畝,居全省第一位,是國家的商品糧基地之一。是最早建立起來的國家能源基地之一。境內主要有柳河、繞陽河、牤牛河、細河等河流,有適於畜牧業發展的草地,畜牧業發展位居全省前列。礦産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的能源礦産、非能源礦産、金屬礦産等40余種,除具有一定的煤儲量外,黃金産量和儲量在全省居前列,境內的排山樓金礦是全國規模較大的現代化金礦。工業以煤電為基礎,機械、電子、化工、醫藥、紡織、建材、食品等行業形成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旅遊資源比較豐富,海棠山、三塔溝、烏蘭木圖山、大清溝水庫、巨龍湖、那木斯萊自然保護區,每年吸引省內外的遊客觀光,尤其是阜新縣境內的海棠山風景區,歷史悠久,有保存很好的摩崖造像267尊,奇松、怪石等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阜新是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市,是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省“甲級衛生模範城”和“全國雙擁模範城”。

  【經濟發展綜述】

  2004年實現生産總值127.1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9.9億元,增長30.6%;第二産業增加值49.8億元,增長18.1%;第三産業增加值47.4億元,增長16.9%。一、二、三産業比例為23.5:39.2:37.3。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6590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3億元,增長14.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6億元,下降15.1%。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上年上漲2.5%。全年完成國稅、地稅總收入12.1億元,增長18.2%。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25億元,增長22.3%。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3.8億元,增長9.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82.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4.6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85.5億元,增加14.2億元。全年實現保費收入4.08億元,增長23.6%。其中,財産險收入9000萬元,增長23.3%;壽險收入3.19億元,增長24.1%。全年支付各類賠款總額7200萬元,其中,財産險支付5000萬元,人壽險支付2200萬元。

  【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農業産值29億元,增長23.6%;林業産值2.6億元,增長23.3%;牧業産值25.9億元,增長22%;漁業産值2600萬元,增長14.3%。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5萬公頃,增長38.3%;油料播種面積5.3萬公頃,下降40.4%;蔬菜播種面積2.5萬公頃,增長52%。全年糧食産量158萬噸,比上年增産47.8萬噸,增長43.4%。其中,水稻産量3.2萬噸,增長64.9%;玉米産量124.7萬噸,增長67.6%;高粱産量13萬噸,增長22.4%;大豆産量5.6萬噸,下降7.1%。經濟作物中,油料産量10.2萬噸,下降27%;煙葉産量2700噸,下降12.4%;蔬菜産量88.2萬噸,增長99.3%;水果産量3.1萬噸,增長65.3%。全年林業産值2.6億元,增長23.3%。當年造林作業面積5.06萬公頃,比上年下降5.6%。有林地總面積22.4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1.7%。全年畜牧業産值25.9億元,增長22%。全年肉類總産量23.1萬噸,增長21.8%。其中,豬肉産量14.3萬噸,增長9.6%;牛肉産量1.8萬噸,增長3.8%;羊肉産量1.2萬噸,增長51.1%;禽肉産量5.2萬噸,增長79%。禽蛋産量7萬噸,增長21.5%;羊毛産量2385噸,增長7.3%。全年豬飼養量281.3萬頭,增長5.8%;牛飼養量23.5萬頭,增長6.1%;羊飼養量149.2萬隻,增長12.4%;禽飼養量3020.12萬隻,增長43.9%。全年淡水魚産量4015噸。全年漁業産值2600萬元,增長14.3%。農業化肥施用量20.7萬噸,增長10.3%;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1784噸,增長27%。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18.9萬千瓦,增長11.8%;完成機耕面積28.02萬公頃;機播面積22.8萬公頃;每公頃耕地農業機械動力3.7千瓦;農用大中小型拖拉機擁有量2.5萬台,增長6.8%;農用排灌動力機械擁有量22.1萬台,增長4.5%。全年農田水利建設使用人工1436.5萬工日,完成土石方3863.5萬立方米,新增水土保持面積3.23萬公頃,耕地有效灌溉面積8.41萬公頃,增長10.1%,其中機電灌溉面積7.52萬公頃,增長3.5%。

  【工業】

  全年完成全口徑工業增加值37.4億元,增長22.3%。工業總産值154.3億元,增長27.3%。全部國有和年産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99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7億元,增長17.2%,完成工業總産值100.9億元,增長24.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産值63.4億元,增長10.1%;集體工業産值3.4億元,增長8.4%;股份合作工業産值5000萬元,下降39.3%;股份制工業産值25.1億元,增長80.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工業産值11.5億元,增長45.6%;其他經濟類型工業産值6.5億元,增長24.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産品銷售率93.9%,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全市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産品銷售收入82.9億元,增長38%;實現利稅6.25億元,增長128.16%。虧損企業虧損總額8600萬元,增長8.2%。

  【建築業和房地産】

  全市有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築業企業129個,完成建築業總産值24.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完成建築工程産值18.8億元,完成安裝工程産值5.2億元。全年建築施工企業完成建築面積231萬平方米,下降8.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43.6萬平方米,下降1.2%。全員勞動生産率77836元/人。商品房施工面積130.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82.9萬平方米,分別下降14.2%和4.6%。銷售商品房建築面積53.5萬平方米,下降13.1%。商品房銷售額7.1億元,下降2.7%。

  【固定資産投資】

  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8.3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城鎮固定資産投資48.3億元,增長18.4%;農村固定資産投資10億元,增長39.5%。在城鎮固定資産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19.2億元,下降1.1%;更新改造投資14.7億元,增長90.7%;房地産開發投資8.3億元,下降23.6%;其他投資6億元,增長249.3%。全年第一産業完成投資8.2億元,增長18.2%;第二産業完成投資26.6億元,增長66.3%;第三産業完成投資23.5億元,下降6.2%。經濟轉型向縱深推進,轉型振興項目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全市計劃投資超億元的在建項目或單位35個,其中電廠三期、退耕還林、農村公路網、新澳房地産開發、天億房地産開發、瀋陽乳業有限公司彰武分公司奶牛養殖等6個項目或單位本年完成投資額超億元,累計完成10億元。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全年阜新地區境內鐵路貨運量1152.94萬噸,增長5%;客運量164.97萬人次,增長4.3%。公路貨運量785萬噸,下降13.7%;客運量751萬人次,增長75.5%。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65億元,增長20%。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872萬元,增長12%;電信業務總量9.2億元,增長20.6%;完成函件285.7萬件,下降15.1%,特快專遞14.95萬件,增長10.3%。全市有固定電話用戶54萬戶,增長17.4%,其中,城市36.7萬戶,增長17.9%;鄉村17.3萬戶,增長16.6%。全市住宅電話用戶46.9萬戶,增長27.4%。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28部。年末行動電話用戶42.7萬戶,其中本年新增19.5萬戶。國際網際網路用戶4萬戶,其中寬頻用戶2.5萬戶。

  【對外經濟貿易和旅遊業】

  充分發揮經濟轉型試點市的效應,強化外引內聯,招商引資和外貿出口再創新水準。全年外貿出口額3671萬美元,增長50.9%;全年新簽利用外資合同34個,新簽合同外資額1.18億美元,增長147%;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636萬美元,增長15.7%,其中直接利用外資2586萬美元,增長16%。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89.2萬人,增長20.1%;國內旅遊收入4.32億元,增長20%。全年接待旅遊、訪問、從事商務及各項活動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臺胞2000人,增長21.9%。全年旅遊業總收入4.38億元,旅遊外匯收入76萬美元,分別增長18.4%和20.1%。

  【人口、環保和人民生活】

  全市年末戶籍人口19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613人。其中,市轄區人口78萬人,非農業人口86.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14‰,計劃生育率為99.8%。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5623元,增長9.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4468元,增長3.6%。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609元,增長29.9%;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1972元,增長11.1%。全年城鎮單位職工工資總額20.4億元,增長10.5%。其中,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9.6億元,增長11.5%,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12萬元,增長17.2%。全年實現就業總人數4.7萬人,增長9.3%,其中實現再就業3.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3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年平均人數5.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7.3萬人,增長17.7%。全市有18.2萬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垃圾處理廠、新長途客運站投入使用,小街小巷改造基本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沉陷區治理取得顯著成績。全年沉陷區居民遷入新居5139戶,沉陷治理以來累計遷入新居1.25萬戶。全年沉陷區改造新建樓房24.4萬平方米,累計達到92.56萬平方米。城市居民每人平均住宅建築面積由上年的16.7平方米增加到17.7平方米,每人平均住宅使用面積由上年的12平方米增加到12.7平方米。全年煤層氣供氣總量1730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4621噸。新增供熱面積43萬平方米,年末供熱面積達到896萬平方米。城區綠地面積2130.7公頃,比上年增長10.8%,每人平均佔有公共綠地面積5.4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40.7%。全年全市工業污染治理施工項目9個,總投資793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4.9%,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78.5%,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1.4%。飲用水質達標率100%,環境噪聲達標覆蓋率77.6%,煙塵控制區覆蓋率86.3%。

  【經濟轉型三年成果】

  2004年是阜新進行經濟轉型的第3年,3年來經濟轉型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

  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結束了“九五”期間的低速徘徊局面,生産總值增幅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經濟總量由2000年的65.1億元躍升到2004年的127.1億元,4年接近翻一番。工業生産總值由2000年的76.5億元躍升到2004年的154億元,4年翻一番;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由2000年的52.7億元躍升到2004年的100億元,4年接近翻一番。農業總産值由2000年的18.1億元躍升到2004年的59.5億元,增長133.7%。第三産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30.8億元躍升到2004年的47.2億元,增長52.9%。全社會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47億元,年均增長25.6%,是“九五”期間的1.4倍。年度投資額由2000年的25.7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58億元。地方財力大幅度增長。按可比口徑計算,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年度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2000年當年體制的4.2億元增加到2004年現行體制的6.3億元。地方財政預算支出由2000年的11.5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25.1億元,增長118.3%。各項稅收由2000年的7.5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1.9億元,增長40.6%;納稅千萬元以上的企業由2000年的6戶增加到2004年的11戶。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全市招商引資額、直接利用外資額、外貿出口額年均增長31.4%、46.4%、35%,分別是“九五”期間的3.3倍、2.9倍、1.8倍。城鄉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大為改善。以城鄉電網改造、道路橋涵建設、細河城市段治理、垃圾處理廠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等工程為重點,完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通過大規模街路整治、住宅小區建設、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植樹造林、矸石山復墾、廢棄地整理及水土流失治理,城鄉環境明顯改善。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13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採煤沉陷區治理工程全面實施,城鎮貧困居民全面實行最低生活保障,部分礦區和邊遠城區居民的“三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廣大城鄉貧困群眾得到有效幫扶。人民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2%;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長33%以上。轉型使全市人民看到了希望,增強了信心,振奮了精神。

  通過不懈努力和積極爭取,繼成為全國唯一的轉型試點市、得到中央11號文件要求的明確支援、引起黨和國家領導的高度關注之後,阜新又贏得了國家“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産業援助機制”試點的新機遇。

  (吳德學)
編輯:王文英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