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日開幕的中歐論壇漢堡峰會上,中國企業在歐直接投資成為熱議焦點,來自中歐雙方業內人士與專家就中國企業在歐投資的動機、策略、趨勢和問題等進行了分析討論。
從投資規模來看,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歐直接投資顯著增長,成為中歐經貿關係新亮點。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對歐盟直接投資36.2億美元,中國投資者共收購、並購120家歐洲企業,達歷史最高水準。中國企業在歐直接投資熱日益受到關注,德國智庫組織歐洲經濟研究所、普華永道、安永、德國中國商會等機構紛紛開始定期發佈相關調查研究報告。
從動機來看,中國企業收購對外投資的動力變得更為多元。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孫軼在論壇現場説,除為獲得歐洲先進技術和品牌外,許多中國企業也為拓展歐洲市場、獲得歐洲企業的銷售和採購網路等而在歐投資。中國企業在歐投資多為提升産品品質與結構,以在全球價值鏈中不斷上行。
從策略來看,中國企業在歐投資走過一段摸索期後,正成長為具有長期戰略眼光的投資者。與會嘉賓在討論中均認同,與歐美許多專業投資機構相比,中國企業很少通過買賣兼併購股份套取利益,而多關注實現企業發展的長遠目標,這也有利於保障被收購企業的平穩過渡與發展。
同時,中國企業樂於接納並學習被收購企業的文化與管理制度,常保留被收購企業的原班管理經營人馬,即使在一些大的兼併購案中也同樣如此,例如山東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叉車生産企業凱傲集團、武鋼收購德國蒂森克虜伯鐳射拼焊集團後都採取了本地化戰略。
從趨勢來看,一是直接投資還將繼續升溫。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在全球的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並有望在2015年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在此背景下,對歐直接投資也同樣將升溫。
二是中小企業間的兼併購或合作還有很大空間。比利時歐洲商會主席理查德 韋伯認為,在德國、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有大約20%的家族中小企業面臨著沒人接班的難題,這對中國企業來説意味著投資機遇。
三是中國企業正趨於通過兼併購將生産地轉移至歐洲,而其産品除面向歐洲市場外,往往還會回銷至需求旺盛的中國市場,這一趨勢將可能逐漸改變中歐甚至世界的經濟佈局。
不過,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也有失敗的案例,其問題主要在不了解當地法律法規和文化制度,在兼併購企業後無法延續該企業原有的信貸渠道,以及産生智慧財産權糾紛,當然也存在一些地方保護主義、政治歧視等。
中歐論壇漢堡峰會以“中國與歐洲相遇”為主題,自2004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它為歐洲和中國提供了公開對話的平臺,今年共有500余名中歐政治、經濟及學術界代表參會。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