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甘肅鎮原:打造“海升模式”升級版 增強扶貧造血功能

2019年07月06日 15:12:00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我現在是蘋果基地的看護員,每月工資1500元。家裏把10畝土地流轉到了基地,光土地流轉收入每年就有6000元。”64歲的徐振席在自家院子裏向記者算起了自家的收入賬。徐振席是甘肅省鎮原縣平泉鎮南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他看來,近幾年來家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自己以前從未想過的。

  徐振席所在的南徐村位於甘肅省鎮原縣西南部,屬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生區,這裡的優質蘋果聞名中外。近年來,當地通過向上對接爭取,外引內聯招商等多渠道發力,與陜西海升集團達成協定,成功招商引資2億元,建成平泉萬畝“海升模式”矮化密植有機蘋果示範基地。

  據了解,該基地共栽植蘋果15260畝,涉及全鎮5個村24個村民小組2086戶,其中貧困戶763戶。基地主栽蜜脆、米奇拉、富士等優質蘋果品種,其中栽植的2050畝蜜脆是目前中國蜜脆單個品種最大示範園。林果産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造血能力。

  因地制宜發展産業,讓農民錢包“鼓起來”

  平泉萬畝矮化密植有機蘋果示範基地的建立,為當地村民提供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村民徐振席家裏6口人,2017年家庭總收入18900元,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200元。由於妻子和兒媳常年患病,幾年來總共花費醫藥費12000元左右,導致家庭因病致貧。

  在被認定為貧困戶之後,當地扶貧工作人員為其制定了“以務工收入為主,土地流轉收入為輔”的“一戶一策”幫扶方案,通過流轉土地10.2畝,每年收入6120元。幫助其兒子在汽車廠穩定務工,月收入2500元,加上自己每月1500元工資,兩人年務工收入達43000元。徐振席通過當地蘋果基地找到了工作,通過各種收入來源,錢包也越來越鼓。去年,徐振席全家已經從以前的危房裏搬到了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90平新房裏,將在今年徹底脫貧。

  據了解,該基地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集體經濟”的模式,結合當地農村“三變”改革,通過土地收益帶貧、勞務收入帶貧、技術培訓帶貧、資金入股帶貧、企業捐助帶貧以及扶貧車間帶貧等6項帶貧機制,助推精準脫貧,達到了“企業增效益、農村促發展、農民得收入”三方共贏的效果。

  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脫貧造血能力

  “農民在基地務工的同時,可以參加公司的技能培訓,學到蘋果種植的技能。”基地副總經理王晶告訴記者,由於當地大多數勞動者文化程度低,以前在蘋果種植方面沒有任何經驗。“所有來這裡幹活的農民,我們都會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培訓,基本上每月一次。”在王晶看來,農民學到技術後就可以自己發展蘋果種植或承包果園,收入可以得到保障。

  基地採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優先吸納貧困戶入園務工,每畝果園年均勞務用工費用在1100元左右,全年可提供勞務收入550萬元,常年務工人員創收1.5萬元以上。

  2018年公司注入帶貧資金750萬元,帶動貧困戶621戶,今年年底即可分紅。企業運作見效後還將反哺社會,積極參與當地社會公益事業和民生保障事業,建立培訓中心,免費培訓農民,促進農民向産業工人轉型;為當地殘疾人、高齡老人發放補貼;免費資助貧困大學生等,助推精準脫貧工作。

  持續推進,打造“海升模式”升級版

  目前,“海升模式”已經在當地生根發芽並開花結果了,在未來,當地將以海升為龍頭企業,借鑒當地“三變”改革經驗,按照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的管理方式,通過土地流轉,建立合作社,鼓勵農戶參股合作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打造“海升模式”的升級版,使其與精準扶貧更加融合。

  接下來,園區按照早、中、晚熟品種1:3:1的比例設計米奇拉、蜜脆、富士三大品種,緊盯年輕消費群體,主攻國內外高端市場。管理技術更加精細。著重通過架設果園防雹網和防霜凍設施,解決自然災害對果園的影響。建立果園資訊採集處理系統,安裝最新氣象資訊、土壤水分、養分檢測儀2台,實現了水肥管理精準配方、精準控制,真正把高效農業技術引進了田間地頭,從開始建園到幼園常規管理期,先後聘國內外資深專家前來指導水肥管理、病蟲防治和程式控制設備操作,提升園區精細化管理水準。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