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媒體國防行】以島為家堅守海疆 “90後”官兵詮釋新時代的“老海島精神”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謝詩佳):“衝啊……”伴隨著一陣呼號聲,12名戰士快速進入陣地,搬運彈藥、做好火炮射擊準備。 一群“90後”官兵正在山東膠東半島週邊的海島上進行著一場軍事演習。
建國初期,第一代守島官兵踏上膠東半島週邊的海島,執行駐防任務。他們艱苦創業,在無居民、無耕地、無淡水、無航班的“四無”島上,建起了碼頭、坑道、營房、軍哨等國防和生活設施完備的“戰鬥堡壘”。如今,艱苦創業的老一輩守島官兵漸漸老去,一群“90後”官兵接過接力棒,在“四無”海島安下了家,執行保家衛國的任務。9月21日,“網路媒體國防行”採訪團來到島上探訪了他們的生活。
“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
“海島為家、艱苦為榮、祖國為重、奉獻為本”——這是老一輩守島官兵耳熟能詳的“海島精神”。對於年輕一代的官兵們來説,“老海島精神”似乎是一個遙遠的概念。於是,連隊規定,新兵登島的第一天必須喝上一口先輩們創業時挖出的一口井裏的“苦鹹水”,到文化廊了解老兵當年建設海島的故事。
“前段時間我發現用水比較多,於是停水一個月,每天只允許他們用一盆水,這盆水必須從頭用到腳,從早用到晚,讓他們體會一下當年老兵艱苦的生活。”賈遠方今年28歲,年紀輕輕,已經是島上的海防連連長,管理著島上的官兵,他們多是“90後”。
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島上的日常訓練絲毫不得鬆懈,練兵比武,打炮偵查,體能訓練,熟練運用各种先進武器,訓練生活十分艱辛。
最難熬的還是心理上的煎熬,與世隔絕的孤獨感最難克服。陳奐廷今年20歲,去年12月入島以來就再沒出去過。海島的對岸就是蓬萊,他還沒看過,只是聽過戰友的描述,然後自己腦補一下。“我們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 島上的星星還是很亮的。”陳奐廷笑著説,玩笑裏卻透著幾分真實。
對於駐守海島的士兵來説,與家人長期分離是另一種煎熬。採訪期間,賈遠方的妻子孫朋朋正好帶著1歲多的女兒和婆婆來島上探親。賈遠方兩口子從高中就熟識,長期兩地分居,一年只能見兩三次面。女兒出生8個月後,賈遠方才休假回家。
“回到家的那一瞬間,他們父女倆大眼瞪小眼,足足看了對方一分鐘。”孫朋朋説,因為賈遠方常年不在家,女兒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和爸爸親近。 當記者問她會不會埋怨丈夫時,孫朋朋的眼淚奪眶而出,“以前經常吵,但是現在不捨得吵了,因為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 坐在一旁的賈遠方也忍不住哽咽。
苦中不言苦 練就過硬本領
身心的雙重煎熬卻沒有動搖“90後”官兵們守島衛國的信念。他們銘記前輩“苦中不言苦、苦中見精神、苦中有作為”的箴言,無論臘月寒冬,還是三伏盛夏,每天都刻苦訓練,保持高度警惕,守衛著海島的每一寸礁石,被稱作是“海上鋼釘連”。
藏族小夥降初來自四川甘孜,今年22歲。剛到島上時他不大會説普通話,漢字也不會寫。“那個時候我的班長每天晚上都會抽出一個小時教我識字和發音,我就慢慢學會了。” 降初口中的班長叫王帥,他當了降初3年的班長。
一次訓練中,降初的右膝半月板嚴重受傷,在醫院做了手術。出院歸隊後,班長給他打了一盆洗腳水,告訴他,要有勇氣。憋著一股勁兒,帶著傷病,降初每天背沙袋跑步,“瘋狂”地進行康復訓練。一年後,他在海防旅練兵比武中,奪得徒手5000米第一名並創造了紀錄。
和降初一樣憋著一股勁兒的還有來自東北的苗旺,今年20歲。上島那天,指導員就帶大家觀看了海防連隊滿墻的榮譽牌匾,介紹了曾經在海島駐足的光榮士兵。“那一刻很震撼,當時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苗旺説。願望雖簡單美好,訓練起來卻困難重重,異常艱苦,苗旺也有過想放棄的念頭,但指導員告訴他,“不是因為沒有希望而放棄,而是因為放棄了才沒有希望”。這句話,他牢牢記在了心裏。
此後,從早到晚,一個階段,他集中訓練一個課目,針對實戰苦練技能。“放棄”的想法再沒有出現,崇尚榮譽的海防連精神卻在他心中深深紮下了根。入伍不到三年,他就在兩個師以上的比武中獲得了第一名。
“當時我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我爸可高興了,我媽打電話跟我説,那天晚上我爸一個人在炕上喝了很多酒,都喝醉了。” 那一刻,苗旺知道,他是父親心中值得驕傲的兒子。
當年,老一代海島官兵硬是靠著日復一日的苦幹,將荒蕪的海島建成了山山有坑道、島島有碼頭、處處有工事、能打能藏的海上禦敵堡壘。
如今,新一代海島官兵接過守島衛國的重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老海島精神”。在守島官兵中,有90%都是“90後”,他們用行動證明,他們不是“不能吃苦的一代”。 相反,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礪自己,在以島為家、保衛祖國的同時,也在海島上收穫了戰友情誼和無上榮譽,成為了人民心中的“好官兵”、父母心中的“好兒女”。
2018年5月30日,90多名退伍老兵回到他們曾經奮戰過的海島。看到年輕戰士們刻苦操練的場景,老兵們感慨萬千:“‘老海島’的那股子勁沒有變,把海防交給你們,我們放心!”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