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高志凱曾為鄧小平、胡耀邦等國家領導人擔任翻譯。他最近接受採訪,透露了他所了解的鄧小平。
“鄧小平比我大58歲。當時他的身體狀況還很好,但右耳在慢慢失聰,基本上都用左耳。此外,他有濃重的四川口音,事先如果不訓練一下,會聽不明白。再有就是發音習慣,上世紀80年代他在公眾場合發言不多,但一言九鼎,所以他每次發言都很簡練。”高志凱説。
四川話裏“四”和“十”發音差不多,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高志凱都會馬上用手勢再向鄧小平確認一遍,伸出四個手指代表四,左右手食指交叉代表十。大多數時候,鄧小平都會果斷地伸出四個指頭回應。
如果是普通會談,翻譯如果沒聽明白,可以停下來再問一次,但做鄧小平的翻譯不行。“上世紀80年代,他會見的大多是比較重要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尤其是美國來的。鄧小平認為中美關係非常重要,當時蘇聯還在,遏制蘇聯是全局性問題,中美關係是重中之重。除了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等人,美國來的內閣成員、部長級別的人他都願意見。考慮到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和敏感度,我不僅不能翻譯錯,而且不能重問。那樣不嚴肅,不嚴謹,也不得體。”
鄧小平留給高志凱最深的印像是務實。“我陪他見外賓,從沒聽他引用過一句唐詩。他沒有花裏胡哨的地方,不愛虛榮,也不展示浮誇的東西。他説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但用的都是大白話。”
高志凱唯一一次聽到鄧小平講英語,是會見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那天賓主相談甚歡,氣氛非常好,時間也超了,一向嚴肅的鄧小平有了爽朗的笑聲。會談結束,他親自把溫伯格送到福建廳的門口,握手告別時,早年在法、德、蘇都工作過的鄧小平用英文説了一句“goodbye”,而高志凱條件反射地把這個單詞翻成中文“再見”,又返給了鄧小平。鄧小平回過頭,瞪大眼睛看了高志凱一下,然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