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嫦娥三號發射  >   最新報道  >   正文

飛向月宮 飛向夢想——嫦娥三號發射全記錄

2013年12月02日 09: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3年12月1日19時30分,西昌衛星發射場。群山環抱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靜靜地佇立在二號發射塔架旁。

  它托舉著的就是萬眾矚目的主角——嫦娥三號。

  6個小時後,承載著中國探月新夢想的嫦娥三號就將懷抱“玉兔”從這裡啟程,奔向38萬公里之外的“月宮”。

  低溫燃料加注:火箭發射倒計時

  發射場區,幾名身穿藍色靜電服、手戴棉質手套的工作人員在二號塔架開始為第三級火箭添加“動力”——液氫和液氧。

  “這標誌著火箭發射已進入倒計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孫保衛説,“一旦開始加注低溫推進劑,發射就進入不可逆狀態。”

  火箭上端,霧氣繚繞。儘管燃料貯箱進行了嚴格的保溫設計,火箭周圍的空氣還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為了防止結冰,要不停地用氮氣吹除,直至發射前的最後幾秒。

  發射塔架500米外燃燒池內,大火熊熊燃燒——

  “液氫液氧是易燃、易爆的氣體。米粒大的石子從一米的高處自由下落所産生的能量,就能把液氫引爆。因此加注時需要一邊加注一邊泄壓。”加注手陳復忠説,從加注開始,要有兩條專用管路不停地把汽化的燃料導入燃燒池,直到加注結束。

  今年43歲的陳復忠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加注手。20年來,經他手加注的2000多立方米推進劑,沒有出現一次人為操作失誤和重大責任事故。“只要嚴格按照工作規程操作,就可以做到萬無一失。”他説。

  2日1時26分,低溫燃料加注完畢。場區內,其他崗位人員已開始撤離。剛剛加注完畢的陳復忠將最後階段的收尾工作重新檢查一遍,之後迅速轉入地下掩體。

  點火:“零窗口”發射

  隨著發射時刻的臨近,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崗位工作人員更加忙碌——

  遠控樓內,電測、遙測、外測等系統技術人員,對火箭進行最後的測試檢查;指控中心大廳內,不同操作臺前調度密碼聲此起彼伏;瞄準間裏,科研人員正用瞄準儀密切監測火箭的姿態;發射場區草坪不遠處,消防車、安全保障組隨時待命。

  “一分鐘準備!”2日1時29分,零號指揮員鄢利清洪亮的聲音,在靜謐的山谷間驟然響起。

  所有人的目光頓時聚向2號塔架。發射場區內,來自數十家中外媒體的記者紛紛把“長槍短炮”對準了即將起程的嫦娥三號。

  “5、4、3、2、1,點火!”1時30分,鄢利清發出鏗鏘有力的密碼,發射控制臺操作手白春波迅速按下了紅色點火按鈕。

  “火箭完全按照‘零窗口’準時發射。”發射場系統副指揮長趙民看著指控大廳螢幕顯示的發射時間説,這不僅可以保證嫦娥三號精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而且還節省了燃料,為探測器的後續工作提供動力。

  捆綁著4枚助推器的火箭噴出一股橘紅色烈焰,長征三號乙火箭拔地而起。巨大的火焰將導流槽內數百噸水暫態化為氣體。

  一聲仿佛空氣被撕碎的聲音瞬間爆發,轟鳴聲向四週群山壓來,站在千米之外的許多人不由自主地捂上了耳朵。

  在這次任務中,嫦娥三號要求一次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而且嫦娥三號的重量比嫦娥二號增加了1000多公斤,因此選用了長征三號乙改進型火箭。“它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軌道運載火箭,運載能力達到5000多公斤。”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姜傑説。

  10多秒後,向著東南方向飛行的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消失在茫茫夜幕中。

  器箭分離:嫦娥三號精確入軌

  火箭騰空而起的那一刻,整個探月工程的上萬名參試人員和數萬台套設備一齊啟動。

  由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青島、廈門、喀什等地測控站,以及遠望號海上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對火箭實時跟蹤。

  “火箭飛行正常”“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清脆響亮的聲音在這個被稱為“鳳梨溝”的山谷中回蕩。

  發射場指控中心大廳的巨大螢幕上,各類數據、圖表隨著火箭的飛行軌跡頻頻變化,三維環境下的全程數據實時倣真系統以三維動畫,真實、直觀地顯示著火箭的飛行狀態。

  今年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先後建成了遠距離測髮指揮監控系統、測控指揮監視可視化系統,完成了包括測控設備更新換代等在內的上百項技術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發射場的可靠性。

  火箭一二級分離、火箭二三級分離,三級發動機一次關機、三級發動機二次點火、三級發動機二次關機,器箭組合體始終保持正常飛行姿態。  這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以來的第83次發射,也是全世界第130次月球探測活動。

  2日1時48分許,器箭分離。指控大廳裏,此前一直緊繃著神經的工作人員,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笑容。

  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傳來數據顯示,衛星在太平洋上空正高速進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按照科學家設計的奔月路,嫦娥三號接下來將經過主減速段、快速調整段、接近段、懸停段、避障段、緩速下降段等6個階段的減速,實現從月距面15公里的高度下降至月球表面。

  2日2時18分許,太陽翼展開。對於在軌運作的嫦娥三號來説,太陽是其電能的主要來源。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振中宣佈:嫦娥三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時,嫦娥三號衛星在浩淼太空中快速飛行。月宮,正期待著這位中國訪客的到來……

  (記者王經國 李清華 田野)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