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追記焦裕祿式好幹部畢世祥  >   最新消息  >   正文

雪山永遠銘記的好幹部畢世祥

2014年04月02日 15:37:00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冰冷,很不習慣。”2013年12月15日,許惠明收到了丈夫畢世祥的短信。那天,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縣下著大雪,畢世祥從成都出差回到了家中,由於許惠明也在外出差,獨自一人在家的畢世祥習慣性地給妻子發了一條短信。然而此後,許惠明卻再也收不到這個熟悉號碼發來的任何消息了......

  畢世祥,生前的最後一個崗位是四川省甘孜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也就在發出這條短信的第二天,他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的是這片雪山對他無盡的思念。

  2013年12月16日,早上7點過,畢世祥跟往常一樣頂著風雪出發了,這一天他要去407公里以外的新龍縣進行調研。這天上午,在翻越國道318線康定縣境內的海拔4412米的高爾寺山時,因雪後道路結冰,他乘坐的越野車翻下了山崖。

  忙於工作 他與妻子聚少離多

  每當思念亡夫,許惠明總會掏出手機,用顫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翻閱著她與丈夫之間的短信。“30多年來,我們的感情一直很好。他是一個工作狂,我們總是聚少離多。”談到丈夫,許惠明最深的感觸就是他的忙碌,“一年365天,幾乎有200天都在出差。”許惠明還記得,2011年3月,畢世祥到石渠縣開展群眾工作,妻子作為州衛生局的工作組成員,也到了這裡。兩人在一起待了半個月,這居然是最近20多年來夫妻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一段日子。

  然而,作為妻子的許惠明卻沒有任何怨言。對她而言,丈夫對她愛是深深埋藏在心底的。在她眼中,丈夫是個典型的康巴漢子,不僅人長的帥,性格還十分溫柔體貼。“他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短信,每天都會發上20條。”許惠明説,“有時候我在廚房做飯,他就會在旁邊跟我聊天,甚至會唱歌。”同時,畢世祥又是一個浪漫的丈夫,每次出差,畢世祥都會為許惠明帶上一件件小禮物,雖然不貴,但許惠明最非常開心。如今,許惠明還戴著丈夫20多年前在泰國買給她的象牙鐲子。

  鐵面無私 在他這裡沒有“特殊照顧”

  在畢世祥的身邊,他的鐵面無私幾乎無人不曉,家人、朋友都沒有因為他的官員身份受到特殊照顧。

  畢達,畢世祥唯一的兒子,在畢達大學畢業面臨就業的問題時,本想用父親的關係打個招呼,找個好工作,卻被父親嚴厲地拒絕了。他告訴兒子“自己的路自己闖,靠自己才算是真本事。”

  “剛開始的時候,我非常不理解父親為什麼不肯用自己的關係幫我。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懂得父親對我的良苦用心。”沒有了父親的特殊照顧,磨礪了畢達堅韌的性格。通過自身的努力,如今畢達順利找到了一個好工作,也更懂得了父親希望他成才的用心。

  “以前因為孩子找工作的事情找過畢世祥,但是卻被他拒絕了。他説好好讀書,不需要幫忙,就可以找到好工作。” 周華康,畢世祥從小學到初中的同學。雖然沒有得到畢世祥的特殊幫助,但周華康心裏卻沒有任何怨言。“他説的在理,而且語氣平和,讓我是心服口服。”周華康説,由於畢世祥的領導身份,找他幫忙的同學很多,但都沒有誰得到過特殊照顧。

  在周華康的眼中,畢世祥從小就是一個勤奮刻苦的好同學。“在班裏,他是學習委員,年齡比我們都要小一些,但是他卻十分關心同學,學習成績也非常好。”據周華康説,畢世祥在做了領導之後,與同學們還是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對待大家也是一視同仁。有一次的同學會,畢世祥又因為工作錯過了,但他卻仍然不忘打個電話問候大家。

  “可惜、悲痛,我們失去了一個好同學,也失去了一個好領導。”在周華康的手機裏面,依然存儲著畢世祥的電話號碼。“我永遠都不會刪除這個號碼,因為他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心繫群眾 他的足跡遍佈偏遠鄉村

  白玉縣,地處甘孜州的北部,距康定622公里,是甘孜州最偏遠的縣。從康定到白玉,不僅要翻過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且還要承受一半路程距離的顛簸路面。去一趟白玉縣,差不多需要花費12個小時的時間。而每年畢世祥都會在這樣艱辛的道路上往返6次以上。

  松吉尼瑪,白玉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在提及他口中的世祥部長時,這個七尺男兒不禁落下淚來。“他稱我為‘小弟’,曾無數次告誡我説‘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他的足跡幾乎遍佈了整個白玉縣,全縣156個村,他走完了70%。” 松吉尼瑪説。

  白玉縣河坡鄉先鋒村,離縣城約40公里,在這裡,畢世祥結對認親了六戶家庭,五保戶洛努就是其中一戶。洛努,今年64歲,由於長期放牧,患上風濕疾病,生活十分困難,只能寄居在他人家中。“他每次到村裏來,都會來看我,為我帶來各種生活用品。”談到這位關心愛護她的領導,洛努失聲痛哭。

  然而洛努不知道,這位關心愛護她的領導,其實一直有個未了的心願,就是讓洛努在2014年能夠有個居住的場所。為了讓洛努能夠安享晚年,畢世祥本想讓洛努住進縣城裏面的養老院。但考慮到洛努可能會不習慣生疏的環境以及沒有親戚、朋友的陪伴會比較孤單,所以在村裏為洛努修建一所房子才是最好的打算。“世祥部長曾經問我在村裏修建一所房子需要花費多少錢,等我了解了情況,準備跟世祥部長彙報的時候,他卻走了。” 松吉尼瑪説。

  雨天一腳泥,熱天一身灰,這是先鋒村給人的最大印象,然而如今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畢世祥來了之後,解決了道路問題,如今先鋒村每戶人家只要走出家門,就是水泥路面。同時,2012年,在畢世祥的努力下,投入60萬資金的人口安全飲水工程也建立起來,從此在院子裏就有自來水了,村民們也告別了到村外河裏挑水的生活。

  走村入戶 他帶領藏區村落脫貧致富

  丹巴縣甲居藏寨位於縣城西北部,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景區內近200戶藏寨,星羅棋佈于山野,形成了恬靜如詩的美妙畫卷。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選美中國活動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位居“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

  在打造以“民居接待”特色的旅遊景點的十多年間,這個小鄉村實現了從每人平均年收入600元到8000元的跨越,從以往的務農、採礦生活,到如今的幾乎家家戶戶都做“民居接待”的轉變。這一切都不開曾任甘孜州旅遊局局長的畢世祥。

  走進“丹巴藏寨”,一眼就可以看見三尊藏族婦女銅像,他們就是有名的甲居三姐妹民居的三位姐妹花老闆。桂花,就是三姐妹中的大姐。從2000年的3張客床,做到了如今的120張客床,甲居三姐妹民居實現了質的飛躍。如今,甲居三姐妹民居回頭客眾多,有時甚至是供不應求,年純收入達到60多萬。

  “他經常來到村裏來調研,每次都會走村入戶,關心每一戶的經營情況,了解我們的切身感受,教我們做好‘民居接待’方法。”桂花説。在她的印象裏,畢世祥總是告誡他們要保留傳統文化,日常生活中要穿藏式服裝,還要學習鍋莊,不能讓這樣的傳統舞蹈消失。同時還要多出去走走,學習其他地方的經驗。

  桂花還記得,最初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做“民居接待”,不知道這會賺錢,完全沒有意識。”後來,在畢世祥的帶領下,村民們慢慢嘗到了做旅遊給帶來的甜頭。2000年,“丹巴藏寨”以“民居接待”為特色的方式在村裏開始大規模快速發展。

  然而,面對越來越好的市場環境,村民們雖然嘗到了甜頭,卻在專業的經營知識上出現了空缺。為進一步將“丹巴藏寨”的旅遊行業做大做強,無論是甘孜州還是丹巴縣,都會經常為村民們舉辦各式各樣的相關經營專業知識的培訓,彌補了專業知識不足的空缺。

  不僅如此,“丹巴藏寨”如今的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改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寨子裏觀景臺也修好了,遊客也越來越多了,村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畢世祥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真情常駐。雪山不會忘記、草原不會忘記、藍天不會忘記,畢世祥將永遠活在藏區人民的心中。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