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6  >   治國理政新專題  >   相關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興産業、惠民生、促和諧——“負債小窮村”華麗轉身“全國文明村”的幸福密碼

2017年10月03日 15:02:55  來源:江海明珠網
字號:    

  28日下午,陽光傾灑江蘇海門港新區沿港西大道,佔地100余畝的靈樹村五期農民集居區內,黑瓦白墻、龍角木門窗的平房錯落有致,2至3層的歐式小別墅星羅棋佈。

  清澈的河流,蔥郁的綠地,整潔的道路,走進靈樹村,眼前的美景無愧“全國文明村”這一稱號。

  2001年,靈樹村還是一個負債102萬元的窮村,而今已發展成村集體存款達1000萬元以上的富裕村。在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村兩委班子時刻想著回饋村民,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全村保潔費全免,農田水利工程水費全免,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費全免,80周歲以上老年人大病醫保全免,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似乎成了現實。

  村裏圍繞建設“風尚良好、環境優美、居住安寧、服務便捷、文體活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主題,以“興産業、惠民生、促和諧”的發展思路,緊抓工業園區、農民集聚區、農業園區、服務社區建設,文明創建成績斐然,擁有全國文明村、江蘇省文明村、生態村、民主法治村、計劃生育先進村、新農村建設先進村、和諧社區示範村、南通市文明村等50多項榮譽稱號。

  十多條高冷的鱷魚慵懶地棲息地面,這不是動物園,而是靈樹村南通濱鱷湖生態休閒農莊,作為村裏的休閒農業觀光項目,這裡2015年引進鱷魚苗,現養有150多條鱷魚。

  “推動農業産業化是我們實現引領村民共同致富的一項舉措。”村支部書記趙榮法介紹,全村打造現代農業園區,建成新型農業經濟合作社5個,有250多農戶、400多農民變成了農業産業工人,工資按勞動強度大小,每日50元至60元不等,每個農民年收入達7000多元。靈樹村以“村+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為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實施農業産業化經營,如今高效設施栽培面積達1560畝,約佔全村總耕地面積的83%,標誌著村現代農業的框架已經形成。

  在省道335、六東公路靈樹地段兩側,是村裏興辦的工業集中區,佔地300多畝,落戶40余家企業,涉及機械、五金、木材加工、電動工具等多個行業,去年區內僅銷售超億元的企業就有3家,全部企業上交稅收620萬元。“興工促轉”的發展思路,成功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到企業中,直接帶動了村民就業,目前有超過600名村民在工業集中區就業,大幅提升了村民整體收入水準增加。

  沒有亂貼亂畫,沒有垃圾亂倒,漫步于靈樹村乾淨整潔的道路上,不遠處4-5層的小高層高屋建瓴,11-12層的高層拔地而起。走近看,小區內配套設施齊全,健身器材、村民活動廣場、景觀河等一應俱全。

  趙榮法説,這是投入資金9500多萬元啟動建設的農民集聚區,共拆遷安置了250戶住戶,全村初步達成“六化”,即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生活垃圾桶裝化、宅前屋後綠化、衛生環境潔化、社區服務多功能化。

  靈樹村成績斐然的文明創建,是近年來海門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2014年5月16日,國家環保部授予海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海門生態文明建設翻開了新篇章。全市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在污染減排、水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下功夫,生態文明建設水準大幅提升。2012年以來,全市共上報5個國家級生態村,14個村獲得省級生態村命名。獲評江省綠色社區的1個、綠色學校4個,南通市綠色社區10個、綠色學校25個,評選海門市綠色社區6個、綠色學校25個。

[責任編輯:扶海濤]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