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7月21日電 題:短評:向“世界級貧困”揮手告別
新華社記者馬俊、何晨陽
“經濟總量增長21.3倍,地方財政收入增長67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11倍……”來自寧夏西海固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數據,彰顯著東西扶貧協作的巨大成就。越來越多的西部落後地區正在向“世界級貧困”揮手告別。
東西扶貧協作,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偉大創新。20年前,黨中央審時度勢,啟動東西對口幫扶戰略。20年來,東部省市向西部10個省(區、市)提供財政援助資金132.7億元,動員社會力量捐助款物27.6億元,引導企業投資1.5萬億元。如今,“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正走向“綠色經濟”。這既體現了中國共産黨跨越時空的使命擔當,也是“兩個大局”戰略構想的成功實踐。
縛住貧困的蒼龍,讓5500多萬貧困人口徹底擺脫窘境,是實現全面小康、完成首個百年目標的迫切要求。滾石上山,不進則退。當年,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長征精神,讓紅軍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今天,扶貧攻堅正處於“啃硬骨頭”的關鍵期,要將小康指標落實,“裝”進貧困群眾的口袋,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做支撐。
新的長征是一場接力賽。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扶貧協作,還須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接力攀登。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長征路上,東西攜手、戮力同心,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