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思進 謀求發展
雖然和家人目前還住在安置過渡小區,但35歲的尼瑪多傑對今年住進新房充滿信心。“住進了新房就開始了新生活,在新的一年多掙錢,過上更好的生活。”尼瑪多傑説。
27歲的文德對新生活的期盼顯得更迫切。地震後,他們一家從隆寶鎮搬到了結古鎮。“現在結古變成了大工地,這也給了我們年輕人一個機會。今年,我希望能抓住重建工程學點有用的手藝,以後能靠學到的本事吃飯。”文德説。
在甘肅舟曲,月圓村村支書何新朝告訴記者,自己和小兒子在生活上都有了著落,目前最大的期盼就是等到開春時,在政府已經選好的安置點,帶領受災的村民們重建家園。
從泥濘中爬起的韓宏彬和妻子精心經營著自己的連鎖超市,並計劃今年在縣城建成13家超市,2012年建成20家連鎖店面。
記者在汶川地震災區採訪中了解到,住進新房的基層群眾盼望著能有一門手藝,找一份好工作;廣大黨員幹部希望加快産業結構的調整,謀求新的長遠發展。
72歲的廖永壽在瓦窯村當了40多年的村支書,兩個月前剛剛“退休”。“如今,災區更需要的是自力更生的能力,希望能夠多一些就業培訓。”廖永壽建議説。
提及村裏産業的發展,廖永壽也有一些想法:“如今再引進産業,一定要引進環保節能型的,只有生態好了,家園也才能更加安全而美麗。”(參與采寫記者:周英峰、葉建平、馬勇、文貽煒、張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