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備年貨 喜迎佳節
按照藏族的習慣,遭受創傷的玉樹春節期間不舉辦喜慶活動。看不到彩旗、燈籠,聽不到鞭炮聲,似乎少了點年味。不過,結古鎮內各類商店、超市鱗次櫛比,蔬菜、水果新鮮齊全,各種生活用品也基本俱全,市場購銷兩旺、一片生氣。
地震以後,李忠一直在勝利路的應急市場開水果店。記者看到,他的店裏有蘋果、香蕉、橘子,也有柚子、火龍果、西瓜……李忠告訴記者,這幾天快過年了,來買年貨的人特別多,他自己今年也不準備過年回家了。
“今年雖然不過年,但和親朋好友還是要串串門、吃個團圓飯。政府給我們發了不少補助,想吃啥,在結古都能買到。”受災群眾巴才仁説。
甘肅舟曲則是一番不同的景象:紅燈籠、中國結等喜慶元素裝扮著初雪後的街道,農貿市場、超市內人潮涌動……節日的喜慶漸漸驅散了曾經的悲傷。
韓宏彬是舟曲縣宏源連鎖超市創辦人。隨著春節的臨近,他又像往年一樣忙著進貨、配貨、調劑商品,奔波在8個恢復營業的連鎖超市和3個在建的連鎖店、1個配送中心之間。
在舟曲縣月圓村,指著墻角堆起的方便食品和礦泉水,在災難中失去了9位親人的村支書何新朝説:“你們看,現在吃穿都不缺,村民們不用為過冬發愁了。今年春節,我們的心踏實了!”
一塊塊臘肉、一根根香腸、一隻只板鴨……漫步在汶川地震災區,家家戶戶屋檐上挂著的那些年貨,讓記者深深感受到了別具一格的四川年味。
記者來到73歲的什邡市鎣華鎮瓦窯村村民劉國禮家中時,一家6口人正圍坐在一起吃著飯,品著家釀的米酒。“前幾天,兒媳婦到鎮上買了香腸、臘肉,還有糖果、瓜子,年貨應有盡有了。過年嘛,吃得還是要好一點。”劉國禮樂呵呵地説。
情牽百姓 愛暖民心
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政府了解到,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援下,1.38萬噸糧食、250噸食用油、41518頂過冬帳篷已全部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同時,受災群眾領到了生活、取暖、爐具等各類補助金4.65億元,每人平均2000多元。
“通過各級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受災群眾今年過年有肉吃、有水果、乾果吃,吃的、住的、穿的都不愁。”玉樹縣常務副縣長高波介紹説。
在舟曲,為保證受災群眾安全越冬,當地政府在冬季來臨之前將統一採購的10700套保暖內衣、3000件羽絨服、6180件棉衣、4000噸燃煤、4000套煤爐,連同中華慈善總會捐贈的保暖物品和甘肅省民政廳調運的棉衣、棉被發放給了受災群眾。
與此同時,縣政府對春節期間群眾的文化生活也作了部署安排,為全縣的210個村各安排活動經費500元,確保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文明的春節。
記者在四川地震災區走訪時也發現,各災區黨委政府正在積極行動,採取各種措施保障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在廣元市,市民政局等部門組成了28個檢查小組,深入全市75個重災鄉鎮進行檢查。目前,該市已儲備棉被2萬多床、棉衣褲4700多件、協議儲備糧食1900多噸,已發放棉被7200多床、棉衣褲5900多件。
76歲老人陳世如是一名困難黨員,他給記者細細點了一筆賬:身上的棉襖是臺灣慈濟基金去年12月底送的;家裏的大米是鎮政府發的;70歲以上老人,鎮裏還發了100元慰問金;黨組織也送來了一些糧油等春節慰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