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企業首次組團參展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競逐前沿 融創未來

2025-07-28 15: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上海7月28日電 題:臺灣企業首次組團參展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競逐前沿 融創未來

  中新社記者 朱賀

  戴上AR眼鏡走進骨科手術現場,化身虛擬人試穿旗袍,聆聽“鄧麗君”跨越時空的歌聲……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場,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邀請聯發科、日月光、英業達等10家臺灣企業首次組團亮相兩岸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創新展區,展示諸多前沿技術。

  7月26日至28日,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主辦的兩岸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創新展區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聯發科、日月光、英業達等10家臺灣企業首次組團參展。中新社記者 朱賀 攝

  從AI接待機器人到可變裝、能開演唱會的虛擬藝人,從應用於大陸智慧手機的MediaTek天璣9400晶片到算力強大的AI伺服器,透過人工智慧領域展示,外界可觸摸兩岸産業融合的創新活力。

  成立於1975年的英業達集團是臺灣知名企業,在上海、重慶、南京等地設有生産基地。此次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該企業不僅帶來高性能AI伺服器等硬體展示,更通過應用軟體互動,為展區增添文化氣氛;展區內,古典旗袍試穿是頗為吸引眼球的時尚體驗。

  “旗袍承載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我們運用人工智慧展現旗袍文化,讓觀眾不僅進行‘美的體驗’,還能親身參與時尚設計。”英業達集團(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全成接受中新社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人工智慧無處不在,除了工廠智慧製造等應用場景,更希望以AI賦能文化交流。

  邱全成説,大陸幅員廣闊、用戶量龐大,包括英業達在內的不少臺灣元宇宙企業都希望在此佈局。

  7月26日,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主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兩岸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創新展區亮相開展。圖為觀眾參觀達明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帶來的展品。中新社記者 朱賀 攝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一曲承載兩岸記憶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飄蕩在展區,螢幕上虛擬人“鄧麗君”身姿婀娜、栩栩如生,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這是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虛擬人技術成果之一。

  “選擇鄧麗君作展示,正因為兩岸民眾都對她有特別情感。”該公司執行董事、臺灣企業家孫大千向記者介紹,包括鄧麗君在內,螢幕中所展示的搖曳的荷花、跳動的青蛙和陣陣漣漪等畫面均由AI生成。

  孫大千説,虛擬人是人工智慧産業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目前在大陸應用廣泛。該公司長期深耕電影視覺特效,曾為多部海外大片提供支援,近年不斷拓寬與大陸市場的合作項目,《流浪地球》等影片是典型合作案例。隨著大陸科幻電影熱潮來襲,該公司希望乘勢而上、深化合作。

  7月26日,觀眾在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兩岸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創新展區體驗AR眼鏡。中新社記者 朱賀 攝

  從創意生成到落地應用,人工智慧領域不乏兩岸攜手的身影。走進艾生智慧(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區,觀眾戴上AR眼鏡,瞬間從現實世界切換至虛擬手術臺。試著在工具臺上抓握手術刀,化身一位骨科醫生。該眼鏡搭載精準導航技術,應用在骨科手術領域,可有效減少誤差。

  這是來自臺灣臺中的王信傑打造的AI賦能臨床醫學創業項目,大陸同窗葉景是其合夥人之一。

  王信傑向記者介紹,攻讀北京大學博士學位期間,他在運動醫學領域著名教授余家闊指導下接觸前沿醫學成果,積累了大量臨床手術經驗,也收穫了一拍即合的創業搭檔。今年4月,企業落地北京市海澱區,創立至今三個月,已搶灘佈局行業前沿、收到專業人士的正向反饋,為兩人注入信心。

  “我想向外界證明,臺灣青年也能在大陸創造高精尖人工智慧産品。這裡有非常多的資源和經驗,有很好的合作夥伴,我們希望成為兩岸青年攜手打拼的典範。”王信傑説。(完)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